一种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926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种、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加强苗床管理以及生物农药施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通过选种、种子处理、土壤消毒以及加强苗床管理来降低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了水稻发生立枯病的概率,即使少量的秧苗出现发生立枯病的情况,通过提取板蓝根、黄连、马齿苋、蒲公英、山楂、薄荷、黄芩、连翘、百部以及苦参得到中药提取液,并对发病秧苗进行均匀施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无病发,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植物进行提取来得到水稻立枯病的防治药物,能够有效对水稻进行杀菌处理,无化学残留,简单有效,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现实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立枯病防治,具体是一种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1、水稻,别名稻、稻子、稻谷,禾本科稻属谷类作物。水稻秆直立,高0.5-1.5米,叶鞘松散,两侧基部下延成叶鞘边缘。圆锥花序疏松,小穗矩圆形,两侧压扁,含3小花,两性小花外稃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雄蕊6枚。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

2、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3、防治措施包括:精选优种、合理催芽、甲霜与福美双混剂进行拌种;苗床采用噁霉灵、甲霜灵及福美双等单剂或混剂进行喷洒消毒;秧苗1叶1心期喷施噁霉灵、甲霜灵及福美双等单剂或混剂;同时喷施生根粉和叶面肥以促进生长,提高抗逆抗病性。目前,由于传统单一农药的长期使用使病原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土壤消毒采用青枯立克、大蒜油、沃丰素以及水混合制备的消毒溶液,3-5天喷洒一次,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且播种密度为300g/m2-5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出苗前进行保温,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苗前保持温度25-30℃,出苗后至3叶期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温度控制在18-20℃,3叶期至插秧前温度调节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土壤消毒采用青枯立克、大蒜油、沃丰素以及水混合制备的消毒溶液,3-5天喷洒一次,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且播种密度为300g/m2-5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出苗前进行保温,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苗前保持温度25-30℃,出苗后至3叶期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温度控制在18-20℃,3叶期至插秧前温度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美花阴长发段灵涛兰波杨迎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