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921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组分:12‑30份白芨、12‑30份大黄、25‑50份没药、13‑30份羌活、25‑50份细辛、0.5‑1.5份β‑蜕皮甾酮、0.7‑1.7份人参皂苷rh2、0.4‑1.1份苦参碱、0.2‑0.9份绿原酸、0.2‑0.9份阿魏酸、10‑24份茯苓、25‑45份黄柏和10‑25份松针;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先将黄柏和松针进行煎煮,然后与其余中药原料混合进行乙醇提取,乙醇体积浓度为30‑35%;各成分混合,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祛风除湿、消炎、消肿、止痛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风湿性疾病,又称“风湿病”,系风、寒、湿、创伤侵入人体,形成痹毒并附于人体骨骼,从而损伤骨骼和与骨骼相关的硬组织,致使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而导致的一类疾病。表现为疼痛、关节肿胀、变形、麻木、酸沉、紧硬、凉冷热等症状,严重者还会诱发骨折、股骨头坏死、关节损失、风湿性心脏病、瘫痪等。

2、目前,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西医一般使用激素类药物,以达到止痛消炎的目的,激素类药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西医药物一般只能解表,并不治本,一旦再受风寒湿热、劳累,容易复发,病情反复发作导致病人体质更弱,病情更重。传统的中医治疗一般使用姜、附子、川草乌、马钱子等药物,长期服用会导致脾胃肝肾受损伤严重。传统药膏“万应膏”常被用于治疗身体酸痛和不适等症状,其配方组成为川乌、木鳖子、草乌、生地黄、白蔹、白芨、肉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等17种药材。但是,川乌、木鳖子和草乌,目前已被证实具有毒性和皮肤刺激性,使用后容易造成皮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组分:12-30份白芨、12-30份大黄、25-50份没药、13-30份羌活、25-50份细辛、0.5-1.5份β-蜕皮甾酮、0.7-1.7份人参皂苷rh2、0.4-1.1份苦参碱、0.2-0.9份绿原酸、0.2-0.9份阿魏酸、10-24份茯苓、25-45份黄柏和10-25份松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组分:15-25份白芨、15-25份大黄、30-40份没药、15-25份羌活、30-40份细辛、0.6-1份β-蜕皮甾酮、0.8-1.5份人参皂苷rh2、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组分:12-30份白芨、12-30份大黄、25-50份没药、13-30份羌活、25-50份细辛、0.5-1.5份β-蜕皮甾酮、0.7-1.7份人参皂苷rh2、0.4-1.1份苦参碱、0.2-0.9份绿原酸、0.2-0.9份阿魏酸、10-24份茯苓、25-45份黄柏和10-25份松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组分:15-25份白芨、15-25份大黄、30-40份没药、15-25份羌活、30-40份细辛、0.6-1份β-蜕皮甾酮、0.8-1.5份人参皂苷rh2、0.5-1份苦参碱、0.3-0.7份绿原酸、0.3-0.7份阿魏酸、13-20份茯苓、30-40份黄柏和12-20份松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组分:20份白芨、20份大黄、35份没药、20份羌活、35份细辛、0.8份β-蜕皮甾酮、1份人参皂苷rh2、0.8份苦参碱、0.5份绿原酸、0.5份阿魏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春马仁强
申请(专利权)人: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