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梁构件的加工方法及其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921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构件及节点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梁构件的加工方法及其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距离和弹性模量,通过预应力公式,计算预应力损失,包括: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损失、预应力筋与管道的摩擦损失、养护温差损失、预应力筋松弛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S2:将弯矩等效为两端部的集中荷载。通过计算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摩擦损失、养护温差、松弛损失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预应力损失,确保了预应力梁构件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构件及节点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梁构件的加工方法及其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2、一、多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梁构件通常采用热轧型钢或焊接截面钢梁。此类构件通常采用钢材表面刷涂层的方式提高构件的耐火与防腐性能,但该做法成本较高且涂层实际寿命仅为5-10年,无法实现结构全寿命周期内的防护,定期维护及重涂成本过高。

3、二、传统型钢混凝土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核心区设置钢骨,钢骨截面为工字形、十字形和t形等。其作用在于显著提高梁构件轴压性能,从而达到减小构件截面的作用。但是,其存在如下不足:

4、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1.4.2条要求此类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对于较小截面的型钢混凝土梁,型钢对构件抗弯性能贡献较小,导致构件混凝土中需要配置大量纵筋,成本过高。

5、2.施工难度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大,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工艺支持以及配套工具。

6、3.构件需要通过现场制作,施工周期比传统的预制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具体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兆新关永莹龚超陈祥宇许杨闫贵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