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氨酯密封胶因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良好的低温柔软性、性能可调节范围广、机械强度大、粘接性好、弹性好、使用寿命长(可达15~20年)、耐油性能优良和价格适中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制造、建筑和航空航天领域等方面使用非常广泛。
2、聚氨酯密封胶一般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基本类型,单组分为湿气固化型,双组分为反应固化型。单组分密封胶施工方便,但固化较慢;双组分密封胶有固化快、性能好的特点,但使用时需要配制,工艺较为复杂。单组分密封胶相比于双组分密封胶来说,施工更加简单、方便,成本更低,具有更大的优势,但其固化过程比较依赖温度和湿度,未固化之前,自身没有太大强度,不能起到粘接定位的作用。所以,在施胶后,单组分的养护时间要比双组分长,从而整个产品制造过程时间更长,特别是冬季低温低湿环境下尤为明显,这也是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目前汽车制造用聚氨酯密封胶一般为高强度、高模量、粘接类聚氨酯多用途密封胶,单、双组分均有使用。通常情况下,作为粘接用聚氨酯密封胶,不论单、双组分,在使用之前,都会先对基材表面进行清洁,然后预涂底涂剂以增加胶体与基材的粘接强度,如未刷涂底涂剂,容易造成粘接不良,存在安全隐患。但刷涂底涂剂不仅增加整个制造过程中的工序,延长整车下线时间,还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并且,目前大部分底涂剂为溶剂型,依靠溶剂的快速挥发,使底涂剂达到快速表干的效果。但溶剂的使用,会使底涂剂在刷涂后,对整
4、为了解决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增加单组分聚氨酯初期的粘接性与强度,现有技术通常在聚氨酯密封胶体系中加入粘接促进剂,粘接促进剂一般是含特殊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也在密封胶体系中得以应用。比如,现有技术(含羟胺基团的多烷氧基硅烷偶联剂增强聚硫密封胶研究,陈俊生等)将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加入聚硫密封胶中,提高聚硫密封胶的粘接性能和强度,但该技术只是将这种偶联剂当作一种常规助剂使用。此外,将这类偶联剂在聚氨酯密封胶中当做助剂使用时,其用量会受到较大限制,只能极少量使用,且无法起到快速粘接定位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聚氨酯预聚体时使多官能度的硅烷偶联剂参与反应,从而将多官能度的硅烷偶联剂引入到聚氨酯主链结构之中,使硅烷偶联剂不再只是起到简单的“桥接”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体系的“双固化”。解决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目前施工需要使用底涂剂,施胶后固化慢,不能实现很好的粘接快速定位的问题;并达到缩短产品制造过程的时间,节约成本,减少整个施工过程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的目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路线如下:
3、一种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在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的前2h内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提前计算好用量的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反应至nco达到设定值后停止反应,得到预聚体;
5、(2)向预聚体中加入其它原料,进行物理混合,搅拌分散均匀,从而得到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6、所述其它原料包括除水剂、增塑剂、填料、小分子吸附剂、催化剂、潜固化剂、抗老化助剂、水解促进剂、润湿剂。
7、在上述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其分子量在300~1200之间,该偶联剂可水解的烷氧基数量较多,1mol硅烷偶联剂含有6mol~9mol烷氧基,且除烷氧基以外,还含有2mol及以上的能与羟基或异氰酸根基团反应的基团,能将硅烷偶联剂引入聚氨酯主链之中。
8、可选的,所述的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如式一所示,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9、
10、其中r的结构特征如式二所示,r为其中任意一种,包括其相关衍生物:
11、
12、式一中r1、r2、r3的结构如式三所示,为其中任意的一种,且r1、r2、r3相互独立,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为3~5之间的整数:
13、
14、优选的,所述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选用如式四或式五所示的结构:
15、
16、进一步的,在上述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可以选择包括下列过程:将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真空脱水1~2小时,降温至55~65℃,加入二异氰酸酯,随后升温至75~85℃,在干燥氮气保护下反应4~6小时;并将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在反应前期2h内,以稳定流速滴加到反应体系;在nco达到1.8~2.2%,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预聚体。
17、进一步的,在上述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可以选择包括下列过程:将所述预聚体加入行星搅拌机中,依次加入除水剂、增塑剂、填料和小分子吸附剂,真空搅拌反应30~40min,采用干燥氮气破空,加入催化剂、潜固化剂、抗老化助剂、水解促进剂和润湿剂,继续抽真空搅拌15~20min,得到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18、在上述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中,可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重均分子量3000~6000的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这样可以保证体系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及较低的成本。
19、在上述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中,可选的,所述二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所述二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20、可选的,所述除水剂为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原甲酸三乙酯、3-乙基-2-甲基-2-(3-甲基丁基)-1,3-噁唑烷和3-丁基-2-(1-乙基戊基)噁唑烷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除水剂为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
21、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癸二酸二丁酯(dbs)、癸二酸二异丙酯(dips)、烷基磺酸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或烷基磺酸苯酯或者两者1:1搭配使用;
22、所述填料为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硅微粉、蒙脱土、云母粉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填料为高岭土、硅微粉和炭黑搭配使用;
23、所述小分子吸附剂为zms-5分子筛、5a分子筛、sa1720分子筛、活性炭和氧化铝中的一种,起到吸附小分子挥发物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小分子吸附剂为sa1720分子筛;
24、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三亚乙基二胺、双吗啉基二乙基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其分子量在300~1200之间,该偶联剂可水解的烷氧基数量较多,1mol硅烷偶联剂含有6mol~9mol烷氧基,且除烷氧基以外,还含有2mol以上的能与羟基或异氰酸根基团反应的基团,能将硅烷偶联剂引入聚氨酯主链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与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在1:1~8: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将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真空脱水1~2小时,降温至55~65℃,加入二异氰酸酯,随后升温至75~85℃,在干燥氮气保护下反应4~6小时;并将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在反应前期2h内,以稳定流速滴加到反应体系;在NCO达到1.8~2.2%,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预聚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其分子量在300~1200之间,该偶联剂可水解的烷氧基数量较多,1mol硅烷偶联剂含有6mol~9mol烷氧基,且除烷氧基以外,还含有2mol以上的能与羟基或异氰酸根基团反应的基团,能将硅烷偶联剂引入聚氨酯主链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与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在1:1~8: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将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真空脱水1~2小时,降温至55~65℃,加入二异氰酸酯,随后升温至75~85℃,在干燥氮气保护下反应4~6小时;并将多官能度硅烷偶联剂在反应前期2h内,以稳定流速滴加到反应体系;在nco达到1.8~2.2%,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预聚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底涂高强度固化快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将所述预聚体加入行星搅拌机中,依次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治,潘启英,刘益均,刘峻川,罗晓锋,王天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