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制粒,具体为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及其制粒方法。
技术介绍
1、生物质制粒机是一种用于将生物质材料(如木屑、秸秆、麦straw、花生壳等)加工成颗粒状的设备。这些颗粒通常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如生物质燃料颗粒(木屑颗粒、秸秆颗粒等),也可以用作动物饲料或其他生物质加工行业的原料;
2、现有技术的不足:
3、现有的制粒机,在进行较长尺寸的制粒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加长尺寸从而预留对应的烘干成型,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进行不同尺寸的制粒需要;
4、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及其制粒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至少包括基座、放置槽、收集框、颗粒分切模块、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和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所述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所述基座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插接有收集框,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颗粒分切模块。
3、优选的,所述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包括第一辅助搭载盘、循环加工应用组件、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和颗粒加工管组件,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搭载盘,所述第一辅助搭载盘的内侧设置有循环加工应用组件和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所述多直径颗
4、优选的,所述循环加工应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带动轴、第二辅助搭载盘、配装槽、第三电机、封闭盘和多端锁定组件,所述第一辅助搭载盘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动轴,所述第一带动轴与第一辅助搭载盘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动轴远离第二电机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搭载盘,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的内侧开设有多个配装槽,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封闭盘,所述封闭盘用于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启闭配装槽,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多端锁定组件。
5、优选的,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包括外壳、橡胶密封盘、锁定槽、金属内管和电热丝,所述配装槽的内侧插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和金属内管,所述金属内管位于电热丝的内侧,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盘,所述橡胶密封盘的内侧开设有锁定槽,所述橡胶密封盘用于密闭配装槽。
6、优选的,所述多端锁定组件包括引导滑槽、外展定位架、转动轮、螺纹杆、引导槽、配动盘、推导杆和配锁滑块,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对应配装槽位置的引导滑槽,所述带动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展定位架,所述外展定位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靠近带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不与带动轴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配动盘,所述外展定位架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引导槽,所述配动盘与引导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配动盘的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推导杆,所述引导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配锁滑块,所述推导杆的顶端与配锁滑块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配锁滑块与锁定槽的内侧为间隙配合。
8、优选的,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包括辅助搭载管、第一液压活塞缸和适应出料推盘组件,所述第一辅助搭载盘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搭载管,所述辅助搭载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活塞缸,所述第一液压活塞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适应出料推盘组件。
9、优选的,所述适应出料推盘组件包括底盘、辅助引导架、第一电机、联动盘、联动槽、配动杆、调节滑杆和推导头,所述第一液压活塞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远离第一液压活塞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引导架,所述辅助引导架靠近底盘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动轴,所述第二带动轴与辅助引导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带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联动盘,所述联动盘的内侧开设有多个联动槽,所述辅助引导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动杆,所述配动杆与联动槽的内侧为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导头。
10、优选的,所述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包括辅助支撑臂、第一送料套筒、投料套筒、第四电机、绞龙、第二液压活塞缸、第二送料套筒和第三送料套筒,所述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臂,所述辅助支撑臂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送料套筒,所述第一送料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第一送料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投料套筒和第二液压活塞缸,所述第一送料套筒远离第四电机一端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送料套筒,所述第二液压活塞缸的输出端与第二送料套筒连接,所述第二送料套筒一端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送料套筒。
11、优选的,所述第三送料套筒的直径根据金属内管的内径调整,所述第三送料套筒与金属内管的内侧为间隙配合。
12、一种生物质制粒机的制粒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3、s1:将需要制粒的原材料混合后通过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引导送入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中;
14、s2:采用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对原材料进行多段的处理固化和出料;
15、s3:采用颗粒分切模块对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加工成型的料体进行引导分切制作不同长度的颗粒;
16、s4:采用收集框收集成型的颗粒。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中的循环加工应用组件和颗粒加工管组件的配合设计,便于更换不同内径的颗粒加工管组件,并形成稳定配装,从而便于根据不同的制粒直径需要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更便捷的应用的一机多用效果,且由于环加工应用组件中配装有多个颗粒加工管组件,从而便于构成多工位的应用,从而使得进料和出料分开操作,且为每个颗粒加工管组件的内部均为单独干燥,可更好的烘干生物质的料体,避免了持续长条生产过程中无法完整干燥的情况,且由于颗粒加工管组件为多管的短距离设计降低了单管烘干过程中设计下制粒装置的占地面;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中多直径颗粒储料应用组件的设计,便于对料工位处的颗粒加工管组件中的制粒料进行导出,且便于根据不同制粒料的直径调整至合适的推导尺寸,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的适应性,避免了无法完整推导制粒料;
20、3、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的设计,便于根据不同内径的颗粒加工管组件配装不同的直径的第三送料套筒,且便于在切换颗粒加工管组件时将第三送料套筒从颗粒加工管组件中脱离,从而达到更好的配合应用和多尺寸生产加工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基座(1)、放置槽(2)、收集框(3)、颗粒分切模块(4)、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5)和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6),所述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5),所述基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6),所述基座(1)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内侧插接有收集框(3),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颗粒分切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5)包括第一辅助搭载盘(7)、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和颗粒加工管组件(10),所述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搭载盘(7),所述第一辅助搭载盘(7)的内侧设置有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和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位于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的底端,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处于出料位置,所述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的内侧配装有多个颗粒加工管组件(10)。
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包括外壳(11)、橡胶密封盘(12)、锁定槽(13)、金属内管(14)和电热丝(15),所述配装槽(30)的内侧插接有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15)和金属内管(14),所述金属内管(14)位于电热丝(15)的内侧,所述外壳(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盘(12),所述橡胶密封盘(12)的内侧开设有锁定槽(13),所述橡胶密封盘(12)用于密闭配装槽(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端锁定组件包括引导滑槽(33)、外展定位架(34)、转动轮(35)、螺纹杆(36)、引导槽(37)、配动盘(38)、推导杆(39)和配锁滑块(40),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29)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对应配装槽(30)位置的引导滑槽(33),所述第一带动轴(28)远离第二电机(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展定位架(34),所述外展定位架(3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35),所述转动轮(35)靠近第一带动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6),所述螺纹杆(36)不与第一带动轴(28)连接,所述螺纹杆(36)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配动盘(38),所述外展定位架(34)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引导槽(37),所述配动盘(38)与引导槽(37)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配动盘(38)的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推导杆(39),所述引导滑槽(3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配锁滑块(40),所述推导杆(39)的顶端与配锁滑块(40)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锁滑块(40)与锁定槽(13)的内侧为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包括辅助搭载管(16)、第一液压活塞缸(17)和适应出料推盘组件(18),所述第一辅助搭载盘(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搭载管(16),所述辅助搭载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活塞缸(17),所述第一液压活塞缸(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适应出料推盘组件(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出料推盘组件(18)包括底盘(19)、辅助引导架(20)、第一电机(21)、联动盘(22)、联动槽(23)、配动杆(24)、调节滑杆(25)和推导头(26),所述第一液压活塞缸(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盘(19),所述底盘(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基座(1)、放置槽(2)、收集框(3)、颗粒分切模块(4)、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5)和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6),所述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5),所述基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直径颗粒输出应用模块(6),所述基座(1)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内侧插接有收集框(3),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颗粒分切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直径颗粒制作循环加工应用模块(5)包括第一辅助搭载盘(7)、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和颗粒加工管组件(10),所述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搭载盘(7),所述第一辅助搭载盘(7)的内侧设置有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和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位于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的底端,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处于出料位置,所述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的内侧配装有多个颗粒加工管组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工应用组件(8)包括第二电机(27)、第一带动轴(28)、第二辅助搭载盘(29)、配装槽(30)、第三电机(31)、封闭盘(32)和多端锁定组件,所述第一辅助搭载盘(7)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动轴(28),所述第一带动轴(28)与第一辅助搭载盘(7)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动轴(28)远离第二电机(27)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搭载盘(29),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29)的内侧开设有多个配装槽(30),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29)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机(31),所述第三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封闭盘(32),所述封闭盘(32)用于在第三电机(31)的带动下启闭配装槽(30),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29)远离第二电机(27)的一端设置有多端锁定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直径颗粒出料应用组件(9)包括外壳(11)、橡胶密封盘(12)、锁定槽(13)、金属内管(14)和电热丝(15),所述配装槽(30)的内侧插接有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15)和金属内管(14),所述金属内管(14)位于电热丝(15)的内侧,所述外壳(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盘(12),所述橡胶密封盘(12)的内侧开设有锁定槽(13),所述橡胶密封盘(12)用于密闭配装槽(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端锁定组件包括引导滑槽(33)、外展定位架(34)、转动轮(35)、螺纹杆(36)、引导槽(37)、配动盘(38)、推导杆(39)和配锁滑块(40),所述第二辅助搭载盘(29)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对应配装槽(30)位置的引导滑槽(33),所述第一带动轴(28)远离第二电机(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展定位架(34),所述外展定位架(3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35),所述转动轮(35)靠近第一带动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市委,张丽娜,陈俊路,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俊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