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抗风光伏柔性支架。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它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成,通常使用硅材料制造,可将太阳光中的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汇流箱、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世界各国企业组织青睐,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2、现有光伏支架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支柱,然后配合支架对光伏板进行支撑。由于其采用刚性的支撑结构,其风吸能力较差,而风振是结构和组件最难抵御的破坏力,光伏板一旦长期处于风振状态,极易造成光伏支架与太阳能光伏板连接处松动甚至损坏。
3、中国专利cn117394756a公开了设置两端液压伸缩杆与横梁形成的稳定结构以及抗风索、锚固索用于提高光伏柔性支架的抗风性能。中国专利cn117277925a公开了设置包括抗风架组件、抗风索、承重索和牵引索的抗风机构用于提高光伏柔性支架的抗风性能。中国专利cn117040365a公开了包括通过灌注桩件和横钢梁件能够对固定光伏板用的钢索进行固定,通过抱箍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对横钢梁件起到支撑作用,可提高光伏柔性支架的抗风性能。但上述方案均未设置减震结构,且无法应对大风灵活调节安装支架角度无法导致光伏板遭受的风阻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抗风光伏柔性支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抗长期风振能力欠佳的问题。
2、
3、减震支座内设减震结构;并且,减震支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外侧与安装支架呈固定连接;减震支座的两侧每侧均依次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组件、第一转动组件,且所有第一转动组件的一端均与安装支架呈固定连接;
4、减震支座的两侧每侧的角度调节组件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并且,第二转动组件的一端与减震支座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呈固定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现有光伏支架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支柱,然后配合支架对光伏板进行支撑,由于其都是采用刚性的支撑结构,其风吸能力较差,而风振是结构和组件最难抵御的破坏力,太阳能光伏板一旦长时间处于风振状态,极易造成支架与太阳能光伏板连接处松动甚至损坏,而本装置在使用时,一旦遇到强风天气,角度调节组件配合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能够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在遇到强风时,其强风作用于安装支架表面的太阳能光伏板表面,在强风的作用下其角度调节组件被拉伸,安装支架和太阳能光伏板以第二转动组件顶部转动,此时太阳能光伏板的倾斜角度变小,可以减少强风直接作用在太阳能光伏板表面的面积,大大减轻阻力,有助于设备保持稳定,减少风振的破坏力,进而对设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6、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移动套、第二移动套和移动杆;其中,
7、支撑架的一端与减震支座呈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移动套呈转动连接;移动杆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套呈滑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移动套呈滑动连接;第二移动套的背向移动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动组件呈固定连接。
8、进一步,第一转动组件包括固定框、固定轴和移动筒;其中,
9、固定框的外侧与安装支架呈固定连接,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侧设置有移动筒;移动筒的外侧与角度调节组件呈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第二转动组件包括弧形杆、转动套和转动杆;其中,
11、弧形杆的一端与减震支座呈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转动套呈固定连接;转动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c型架;并且,c型架的外侧与安装支架呈固定连接。
12、进一步,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移动块、第二弹簧;其中,
13、移动杆的两侧每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分别与相应的第一移动套或第二移动套呈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一侧的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移动套呈固定连接,另一侧的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二移动套呈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第一转动组件还包括挡板、第三弹簧;其中,
15、挡板的一端与移动筒呈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弹簧呈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背离挡板的一端与固定框呈固定连接。
16、进一步,挡板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并且,挡板通过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外侧与固定框呈固定连接。
17、进一步,减震支座包括固定支座、移动支座、滑动板、第一弹簧;其中,
18、固定支座的内部滑动轮连接有移动支座;移动支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第二转动组件;固定支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角度调节组件;移动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外侧与固定支座呈滑动连接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固定支座呈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减震结构包括液压减震器、充气减震器、可变阻尼减震器中的至少一种。
20、进一步,支撑板设于安装支架的中部位置;并且,
21、减震支座两侧的角度调节组件的尺寸、形状相同,第一转动组件的尺寸、形状相同,第二转动组件的尺寸、形状也相同。
22、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无意标识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支架(5),以及减震支座(1)、角度调节组件(2)、第一转动组件(3)、支撑板(4)和第二转动组件(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组件(2)包括支撑架(201)、第一移动套(202)、第二移动套(206)和移动杆(20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组件(3)包括固定框(301)、固定轴(302)和移动筒(30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转动组件(6)包括弧形杆(601)、转动套(602)和转动杆(603);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组件(2)还包括移动块(204)、第二弹簧(205);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组件(3)还包括挡板(304)、第三弹簧(305);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
8.根据权利要求1、2、4、5、6、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减震支座(1)包括固定支座(101)、移动支座(102)、滑动板(103)、第一弹簧(104);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减震结构包括液压减震器、充气减震器、可变阻尼减震器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6、7、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板设于安装支架(5)的中部位置;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支架(5),以及减震支座(1)、角度调节组件(2)、第一转动组件(3)、支撑板(4)和第二转动组件(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组件(2)包括支撑架(201)、第一移动套(202)、第二移动套(206)和移动杆(20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组件(3)包括固定框(301)、固定轴(302)和移动筒(30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转动组件(6)包括弧形杆(601)、转动套(602)和转动杆(603);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光伏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组件(2)还包括移动块(204)、第二弹簧(205);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建龙,宋魏鑫,王娅,邵文,王旭,陈思远,袁宝义,冷绍泽,李应达,查彦宇,程博,刘尧尧,牛晓波,黄泽轩,梁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