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82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安装有激光雷达主体;还包括:所述激光雷达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承托板上,所述承托板的下端侧边通过导向柱与限位底板相互连接,所述限位底板固定在气缸的伸缩端上,且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防护罩的内部,所述激光雷达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顶盖;所述激光雷达主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透气窗口,且激光雷达主体的内侧安装有散热翅片。该智能车距测量装置,采用升降式结构,使其激光雷达在处于非使用状态时进行收纳防护,防护激光雷达因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因外界因素影响而降低自身使用寿命,同时在激光雷达工作时提高自身的降温散热效果,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器件本身的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距测量,具体为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智能电动汽车上,为了提高汽车的智能化行驶安全系统,通常都会在汽车上加装相应的激光雷达,通过激光雷达的设置能够方便探测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车距,从而给予驾驶者行驶预警。

2、如公开号为cn112782669a的一种新型激光雷达,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环形液晶阵列以及雷达内部自带的cpu、内存ram和存储卡,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下方设有圆锥形全反射棱镜,圆锥形全反射棱镜位于环形液晶阵列的中心处;所述环形液晶阵列之间设有弧形液晶阵列单元。激光雷达,对常用机械马达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进行改进,采用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作为高速开关控制激光的方向代替普通激光雷达的机械马达,能够提高数据采集测量精度和速度,适合于大比例尺三维地形测量,也适合于道路工程中带状地形的三维测量、建模的数据采集,也可用于无人驾驶汽车。

3、其中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激光雷达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其进行风冷降温,而激光雷达壳体为密闭结构,其内部的激光器,电机等部件工作中会有较大的发热量,激光雷达的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包括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的内部安装有激光雷达主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3)和限位底板(5)为平行分布,且限位底板(5)的外壁和防护罩(1)的内壁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窗口(8)在激光雷达主体(2)的左右两侧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多个,且每个透气窗口(8)的内部均安装有阻隔防护网,并且激光雷达主体(2)的侧边均匀分布有多个散热翅片(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降温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包括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的内部安装有激光雷达主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3)和限位底板(5)为平行分布,且限位底板(5)的外壁和防护罩(1)的内壁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窗口(8)在激光雷达主体(2)的左右两侧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多个,且每个透气窗口(8)的内部均安装有阻隔防护网,并且激光雷达主体(2)的侧边均匀分布有多个散热翅片(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降温部件包括伺服电机(10)、传动齿轮(101)、联动齿轮(102)、中心杆(103)、冷却风扇(104)、调节压板(105)、导热气囊(106)、排气管(107)和吸气管(108),且伺服电机(10)固定在限位底板(5)的上端中部,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01),且传动齿轮(101)的侧边啮合连接有联动齿轮(102),所述联动齿轮(10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杆(103),且中心杆(103)的上端伸入激光雷达主体(2)的内部,所述中心杆(103)伸入激光雷达主体(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扇(104),所述中心杆(103)上安装有两个调节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颖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