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1、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
2、现有玻璃幕墙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都是将多个玻璃幕墙依次依靠再固定后进行运输,传统的装车方式,装车工作不便,费时费力,且幕墙相互依靠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相互挤压,幕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导致墙体损坏;另外,在运输过程中,突然的刹车、颠簸都将导致幕墙发生滑动,且十分容易使幕墙的边缘发生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能够使玻璃幕墙的装车工作更加快速便捷,并将每一个玻璃幕墙隔开单独储存,可避免相邻幕墙之间发生挤压,同时提供多个方向的缓冲防护装置,使幕墙的防护更加全面,还可自动吹去幕墙表面附着的灰尘。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包括组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架(1)的一端组装有偏移支护组件(2),所述组装架(1)的一端位于所述偏移支护组件(2)的上方组装有边缘支护组件(3),所述组装架(1)的另一端活动组装有移动支护组件(4),所述组装架(1)的底部一端组装有滚动支护组件(5),所述滚动支护组件(5)靠近所述移动支护组件(4)的一端同样组装有偏移支护组件(2),且两个所述偏移支护组件(2)呈90度设置,所述组装架(1)靠近所述移动支护组件(4)的底部组装有驱动功能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包括组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架(1)的一端组装有偏移支护组件(2),所述组装架(1)的一端位于所述偏移支护组件(2)的上方组装有边缘支护组件(3),所述组装架(1)的另一端活动组装有移动支护组件(4),所述组装架(1)的底部一端组装有滚动支护组件(5),所述滚动支护组件(5)靠近所述移动支护组件(4)的一端同样组装有偏移支护组件(2),且两个所述偏移支护组件(2)呈90度设置,所述组装架(1)靠近所述移动支护组件(4)的底部组装有驱动功能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支护组件(2)还包括螺杆(201),所述螺杆(201)活动贯穿于所述分隔架板(101),所述螺杆(201)的外表面等距固定开设有双向螺纹端(202),所述双向螺纹端(202)的两端均活动套设有螺管(205),所述螺管(205)的第一外壁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板(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207)的内部均活动插入有第一插杆(208),所述第一插杆(208)的末端均固定设置有软垫(209),所述第一插杆(208)的外表面位于所述软垫(209)与所述连板(207)之间均套设有第一弹簧(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端(2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扳手端(203),所述螺杆(2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杆(204),且所述第二导杆(204)固定贯穿于所述分隔架板(101),所述螺管(205)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管(206),且所述导管(206)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204)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03)两侧均活动插入有第二插杆(302),每两个所述第二插杆(302)靠近所述移动支护组件(4)的一端均固定焊接有第一支护挡板(301),所述第二插杆(302)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端板(103)与所述第一支护挡板(301)之间均套设有第二弹簧(3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运输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护组件(4)还包括多管挡板(401),所述多管挡板(401)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102)的外表面,所述多管挡板(40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杆(102)之间均活动插入有两个第三插杆(402),每两个所述第三插杆(402)靠近所述边缘支护组件(3)的一端均固定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兴月,龚龙飞,陆通,陈熠光,汪磊,程晶,任健君,王子豪,万齐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