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762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5
一种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包括第一、第二墙板,第一墙板上电动机和主传动轴传动连接,主传动轴两端安装在第一、第二墙板上;主传动轴上直齿小齿轮与第一、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一、第二直齿大齿轮构成齿轮传动;第一从动轴两端配装第一主凸轮、第二主凸轮;第二从动轴两端配装第一副凸轮、第二副凸轮;第一主凸轮、第一副凸轮与第一转子构成凸轮传动,第一转子与安装于第一接头轴的第一摇杆连接;第二主凸轮、第二副凸轮与第二转子构成凸轮传动,第二转子与安装于第二接头轴的第二摇杆连接;第一、第二接头轴连接在摇轴两端,摇轴中间安装有筘座脚,筘座脚经筘座安装有钢筘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减小打纬凸轮机构振动和磨损的同时,提升了凸轮打纬的动力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技术介绍

1、打纬机构是现代织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筘座往复摆动将纬纱逐根推向梭口,并使纬纱与经纱快速交织形成织物。常见的打纬形式有四连杆打纬、六连杆打纬及凸轮打纬。相对于连杆式打纬,凸轮打纬不仅布局紧凑、抗冲击性强、传动精度高,而且可按照织造工艺要求对筘座运动规律进行预设计,具有更强的设计可塑性与工艺适用性,例如:可通过凸轮廓线设计,来延长筘座在后死心位置的绝对静止时间,进而充分延长引纬飞行角,以满足超宽幅织物的打纬工艺要求。

2、目前,高速织机(如喷气、喷水、剑杆织机等)上的打纬共轭凸轮基本都采用同轴布置,即主凸轮与副凸轮共用一根传动轴,这种同轴共轭凸轮属于形锁合动力机构,虽然能够按照预设规律满足打纬工艺要求,但其对传动精度要求十分严苛,且设计制造难度相对较大;此外,同轴构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打纬凸轮机构的轴向尺寸,使得凸轮与转子的有效接触宽度相对较小,进而增大了凸轮表面的摩擦及接触挤压应力。因此,当织机在高速状态下长时间运转时,同轴共轭凸轮打纬有可能因凸轮与转子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双侧传动形式,包括两侧的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1),第一墙板(1)上安装有电动机(5),电动机(5)输出轴与小带轮(6)连接,小带轮(6)通过皮带(3)和大带轮(2)连接,大带轮(2)安装在主传动轴(25)端头,主传动轴(25)两端通过滚动轴承配装于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1);主传动轴(25)中间安装有直齿小齿轮(24),直齿小齿轮(24)分别与第一直齿大齿轮(23)、第二直齿大齿轮(14)构成齿轮传动;第一直齿大齿轮(23)安装在第一从动轴(22)中间,第二直齿大齿轮(14)安装在第二从动轴(15)中间;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双侧传动形式,包括两侧的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1),第一墙板(1)上安装有电动机(5),电动机(5)输出轴与小带轮(6)连接,小带轮(6)通过皮带(3)和大带轮(2)连接,大带轮(2)安装在主传动轴(25)端头,主传动轴(25)两端通过滚动轴承配装于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1);主传动轴(25)中间安装有直齿小齿轮(24),直齿小齿轮(24)分别与第一直齿大齿轮(23)、第二直齿大齿轮(14)构成齿轮传动;第一直齿大齿轮(23)安装在第一从动轴(22)中间,第二直齿大齿轮(14)安装在第二从动轴(15)中间;第一从动轴(22)、第二从动轴(15)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配装于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齿小齿轮(24)分别与第一直齿大齿轮(23)、第二直齿大齿轮(14)构成齿轮传动的齿轮减速比i≥2.5;当直齿小齿轮(24)发生回转运动时,第一直齿大齿轮(23)与第二直齿大齿轮(14)作同向等速回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筘组件(13)包括下槽板(13-1)、上槽板(13-4),下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海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