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612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4
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属电梯设备技术领域,由活塞杆、液压缸紧定螺母、液压缸紧定螺栓、活塞、上缸盖、下缸盖、液压缸体、活塞孔挡板驱动齿轮Ⅰ、齿轮轴承座连接板、齿轮轴承座、活塞孔挡板驱动齿轮Ⅱ、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轮、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条组成;减振器通过活塞杆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活塞带动齿轮轴承座连接板及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轮上下移动,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轮与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条啮合,带动活塞孔挡板驱动齿轮Ⅱ转动,进一步驱动齿轮轴与活塞塞孔挡板旋转,活塞孔挡板在旋转时挡住活塞上的油孔,通过活塞杆的往复移动实现阻尼的自动调整,解决轿厢受外部载荷所产生的振动问题,增强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电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部件之间存在摩擦或者电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了可变载荷,会造成电梯产生振动,特别是高速电梯。正常情况下,这些振动处于低频状态,不会影响乘坐者人身安全以及身心健康,但是当振动累计到一定的量值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影响电梯的乘坐体验,降低乘坐舒适性,同时也会引发电梯系统关键结构的松动,加速电梯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失效。

2、因此通过阻尼减振器可以有效降低电梯的振动问题,阻尼器可以将振动能量转化为阻尼器的内能,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减振。传统减振统的阻尼减振器的阻尼不可调节,对于电梯不同载荷作用下,如果阻尼选的较小,电梯轿厢在受到较大外部载荷时会产生较大的晃动,且恢复稳定状态较慢;如果阻尼选的较大,整体减振效果变差。相关研究者提出使用传感器检测电梯的振动状态,使用磁流体等技术动态调整电梯阻尼的方案,但是由于响应时间等问题,技术不够成熟,且维护成本较高,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电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由活塞杆、液压缸紧定螺母、液压缸紧定螺栓、活塞、上缸盖、下缸盖、液压缸体、阻尼调节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机构由齿轮轴、活塞孔挡板驱动齿轮1、齿轮轴承座连接板、齿轮轴承座、活塞孔挡板驱动齿轮2、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轮、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半径与所述上、下缸盖圆柱状凸起半径及液压缸内径大小相等,所述液压缸体内嵌于所述上、下缸盖的圆柱凸起,并通过四组所述液压缸紧定螺母和所述液压缸紧定螺栓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由活塞杆、液压缸紧定螺母、液压缸紧定螺栓、活塞、上缸盖、下缸盖、液压缸体、阻尼调节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机构由齿轮轴、活塞孔挡板驱动齿轮1、齿轮轴承座连接板、齿轮轴承座、活塞孔挡板驱动齿轮2、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轮、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半径与所述上、下缸盖圆柱状凸起半径及液压缸内径大小相等,所述液压缸体内嵌于所述上、下缸盖的圆柱凸起,并通过四组所述液压缸紧定螺母和所述液压缸紧定螺栓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孔挡板转角调节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下缸盖上的圆柱凸起上,与所述缸盖、缸体保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电梯轿厢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承座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活塞底部,所述齿轮轴承座上端固定于所述齿轮轴承座连接板,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杨贵法张雷刘赛赛罗洪岩孟令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