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57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两条单链DNA S1、S2和两条发夹DNA HP1、HP2;目标汞离子(Hg<supgt;2+</supgt;)和胸腺嘧啶(T)之间可形成T‑Hg<supgt;2+</supgt;‑T结构,引起S1与HP1杂交形成双链DNA;HP2通过链置换反应,取代并释放双链DNA中S1,形成HP1‑HP2双链体;释放的S1参与下一周期催化发夹自组装反应,经过多次循环,产生大量HP1‑HP2双链体;HP1‑HP2与金电极表面修饰的S2杂交反应固定于电极表面;以电极表面的双链DNA为模板合成铜纳米簇(CuNCs)产生信号放大,实现对Hg<supgt;2+</supgt;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测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分析和生物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汞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空气、水体和土壤中,具有严重的环境和生理毒性。汞难于降解,且具有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容易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被人体吸收,在体内积累。体内过量积累的汞可诱发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各种认知和运动障碍。因此,开发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汞离子检测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质谱等大型精密仪器,存在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实时在线检测等缺点。汞离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已成为检测汞离子的潜在平台和方法。

2、催化发夹自组装(cha)是一种等温、无酶的核酸扩增信号放大技术,依赖于热力学驱动的熵增益过程。cha技术不需昂贵和复杂的热循环设备,成本低,扩增效率高,也用于核酸和小分子等检测。铜纳米簇(cunc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制备简单,导电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单链DNA S1的长度为18个碱基;在步骤(2)中,所述单链DNA S2的长度为28个碱基,5¢端标记巯基;在步骤(3)中,所述发夹DNA HP1的长度为57个碱基;在步骤(4)中,所述发夹DNA HP2的长度为55个碱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移取5 μL 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单链dna s1的长度为18个碱基;在步骤(2)中,所述单链dna s2的长度为28个碱基,5¢端标记巯基;在步骤(3)中,所述发夹dna hp1的长度为57个碱基;在步骤(4)中,所述发夹dna hp2的长度为55个碱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的铜纳米簇检测重金属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移取5 μl 1.5 μm 单链dna s2溶液滴涂于预处理的金电极表面,30℃下孵育12 h,再滴涂5 μl 1 mm 6-巯基-1-己醇(mch),室温下孵育15min;将2 μl 1.25 μm 单链dna s1、2 μl 3.75 μm单链dna hp1、2 μl 3.75 μm发夹hp2和4μl不同浓度的汞标准溶液于离心管中混合,35 ℃孵育1.5 h,进行催化发夹自组装反应;移取5 μl反应产物滴涂于单链dna s2修饰的金电极表面,37 ℃孵育1 h;将电极插入1 mm 抗坏血酸和100 μm 硫酸铜混合液,室温下反应15 min,制得汞离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丽吴永菊张英琴蒙化高连训王红斌庞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