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56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3
本技术涉及神经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箱体的前侧焊接有康复床,箱体的后侧焊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盘。该用于神经科的康复训练装置,通过伺服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联动轴与滑轮进行转动,使得环形套跟随滑轮带动连接柱与头枕进行纵向往复移动,以便于在患者头部头部与颈部进行康复训练时进行辅助发力,从而降低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因头部与颈部发力过度或发力不足,出现疼痛、疲劳和肌肉损伤以及无法提供足够的刺激来促进康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解决了存在对头部与颈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时缺少辅助,需要患者主动发力来进行训练的缺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神经科,具体是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科,主要诊治(脑梗塞、)、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脊髓炎、癫痫(抽搐)、帕金森、脑瘫、共济失调、扭转痉挛、孤独症、老年性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疾病,采用ct、脑电图、tcd及血流变学检查等检测手段。

2、在患者脑部接受神经科治疗后,颈部的力量较弱,因此会对日常行动带来不便,为了加速患者的恢复,需要使用到康复训练装置,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虽然可以训练患者的协调性,但是,在训练期间,需要患者主动发力来进行训练,由于患者在手术后身体虚弱,发力困难,因此可能需要借助外力的辅助来进行康复训练,而现有的训练装置可能难以在患者颈部训练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辅助发力,故患者在训练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发力或发力不足的情况,患者如出现过度发力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颈部与头部出现疼痛、疲劳和肌肉损伤,而患者训练时如发力不足则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刺激来促进康复,从而影响患者康复的进程等弊端。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箱体(1)和头枕(2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焊接有康复床(2),箱体(1)的后侧焊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焊接有转盘(5),转盘(5)的前侧活动连接有联动轴(4),联动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轮(8),滑轮(8)的表面设置有环形套(7),环形套(7)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的(9)上端焊接有连接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联动盘(6),联动轴(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联动盘(6)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箱体(1)和头枕(2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焊接有康复床(2),箱体(1)的后侧焊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焊接有转盘(5),转盘(5)的前侧活动连接有联动轴(4),联动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轮(8),滑轮(8)的表面设置有环形套(7),环形套(7)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的(9)上端焊接有连接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联动盘(6),联动轴(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联动盘(6)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焊接有套筒(13),套筒(1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15),头枕(27)的底部焊接有卡块(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5)的顶部焊接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7),螺纹筒(17)的顶部活动连接于卡块(19)的内侧,套筒(13)内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亮聂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四零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