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具体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再生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如镉、铅、汞等,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和难以降解性,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还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现有装置通过将活性吸附剂渗透土壤,从而对被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离子交换吸附,使重金属从土壤中被分离出来,活性吸附剂在喷入土壤时,若土壤质地紧实,会导致活性吸附剂无法向土壤内部高效渗透而向装置倒流,导致对污染土壤修复时单次修复的面积较小;
3、活性吸附剂在对污染土壤进行离子交换时,单次喷淋后未能将活性吸附剂作用完全发挥,导致资源未得以高效利用,喷淋的活性吸附剂在土壤中不断向下渗透,对土壤深层流动的地下水造成影响,不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4、为此,提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再生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再生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1)、电动伸缩杆(12)、第一电机(13)、外管(14)、内杆(15)和钻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2)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机(13)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12)的上表面,所述外管(14)被驱动的安装于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所述内杆(15)被驱动的安装于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所述外管(14)套接于内杆(15)的外部,所述钻头(16)固定连接于外管(14)的底部,所述外管(14)的内部填充有中和液,所述外管(1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污染土壤进行循环喷淋的循环喷淋组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再生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1)、电动伸缩杆(12)、第一电机(13)、外管(14)、内杆(15)和钻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2)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机(13)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12)的上表面,所述外管(14)被驱动的安装于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所述内杆(15)被驱动的安装于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所述外管(14)套接于内杆(15)的外部,所述钻头(16)固定连接于外管(14)的底部,所述外管(14)的内部填充有中和液,所述外管(1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污染土壤进行循环喷淋的循环喷淋组件(2),所述外管(1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流液进行隔断收集的集水组件(3),所述外管(14)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液体辅助抬升的辅助回流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再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3)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外管(14)下表面的空心管(31),所述空心管(31)的内部且位于外管(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2),所述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滑杆(33),所述滑杆(33)滑动连接于空心管(31)的内部,所述空心管(3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环(34),所述滑杆(33)和滑环(34)固定连接,所述滑环(34)的外壁呈环形阵列分布转动连接有折角撑架(35),所述空心管(31)的外壁且位于滑环(3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6),所述折角撑架(35)的中部与固定环(36)外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杆(37),所述折角撑架(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水膜(38),所述空心管(3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尖头盖板(39),所述尖头盖板(39)的顶部与钻头(16)内腔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0),所述空心管(31)内部且位于尖头盖板(39)上方固定连接有感应器(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再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流组件(4)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内杆(15)外壁的双螺纹辊(48),所述双螺纹辊(48)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架(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