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850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对多源测高数据进行分类预处理,得到高精度海面高数据;进行差分处理,计算多源卫星高度计的海面高坡度信息;计算多源融合加权因子初始值;分别对单星高度计的海面高坡度数据进行垂线偏差分量解算;计算每类卫星高度计的垂线偏差格网数据的评估精度;动态调整每类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多源融合加权因子进行迭代更新;计算多源坡度融合权值,对多源卫星高度计的海面高坡度数据进行垂线偏差分量解算,得到高分辨率的海洋垂线偏差格网数据。本申请的优势在于:充分挖掘不同类型卫星测高数据价值,灵活高效地利用多源测高数据提升海洋垂线偏差的空间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海洋遥感测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垂线偏差定义为地面一点的重力线与椭球面法线之间的夹角,通常表示为子午分量和卯酉分量。根据定义,垂线偏差可表示为大地水准面高的梯度,常用海面高的坡度近似计算。卫星测高技术由于其能直接提供全球大范围海域丰富海面高信息的特点,在垂线偏差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成为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垂线偏差信息的关键技术。

2、雷达高度计是一种重要的主动式微波遥感器,搭载于海洋遥感卫星上,通过向海面发射雷达脉冲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来获取海面高度、有效波高、风速等海洋观测数据。从卫星高度计海面高度数据中提取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垂线偏差等重力相关参量,可以进一步反演出海洋重力场。卫星测高垂线偏差的计算原理为:根据卫星测高数据中的时间、经纬度和海面高信息,利用测高数据的一次差分计算海面高在沿测线方向的坡度值,最终解算出垂线偏差子午分量和卯酉分量。

3、现有的卫星测高数据大多是星下点高度计测量获取,测量刈幅较小,仅依靠单颗卫星高度计很难提供高分辨率的海面高信息。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测高数据分类预处理模块的处理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面高坡度计算模块的处理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融合因子自适应迭代模块的处理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测高数据分类预处理模块的处理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面高坡度计算模块的处理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垂线偏差自适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融合因子自适应迭代模块的处理过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乾坤许可陈兆钰刘晓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