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1、气凝胶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包括极低的密度、优异的绝热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能等,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气凝胶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隔热材料、吸附剂、催化剂载体、声学材料、生物医药以及动力电池等领域,在动力电池领域,气凝胶可以用作隔热材料,有助于降低电池的过热风险,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气凝胶具有极低的密度和优异的绝缘性能,可以用于减轻电池的重量。
2、动力电池使用气凝胶时,需固定气凝胶包裹每一个独立电池源,在固定气凝胶时,容易使部分气凝胶重叠,当重叠位置过多时,会影响电池的安装位置,增加电池在碰撞中受损的风险,从而影响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且错误的安装位置可能会增加电池与其他车辆系统的连接长度,增加线路损耗和故障风险,并且可能使得电池的维护和更换变得更加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固定气凝胶时,容易使部分气凝胶重叠,压缩了电池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包括电池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的盒底内壁靠近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撑柱(12),且电池盒(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盒盖(10),若干所述支撑柱(1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和底端处均套接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簧一(4),若干所述支撑柱(12)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处滑动套接有同一承载板(3),且承载板(3)的上表面均匀开有固定孔(303),所述承载板(3)的上表面靠近四角处均开有加载孔(301),且加载孔(301)和支撑柱(12)相适应,若干所述支撑柱(1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滑动套接有同一盖板(9),所述固定孔(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包括电池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的盒底内壁靠近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撑柱(12),且电池盒(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盒盖(10),若干所述支撑柱(1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和底端处均套接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簧一(4),若干所述支撑柱(12)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处滑动套接有同一承载板(3),且承载板(3)的上表面均匀开有固定孔(303),所述承载板(3)的上表面靠近四角处均开有加载孔(301),且加载孔(301)和支撑柱(12)相适应,若干所述支撑柱(1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滑动套接有同一盖板(9),所述固定孔(303)的圆周内壁均插接有电池套(18),且承载板(3)的上表面靠近固定孔(303)的两端处均焊接有半围板(17),同一行的所述半围板(17)的弧形内壁卡接有同一隔热板(11),且两个相邻隔热板(11)的圆周内壁与电池套(18)的圆周外壁组成储胶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的底面靠近固定孔(303)的底端处均开有散热孔(302),且散热孔(302)的圆周内壁卡接有托板(20),所述电池套(18)的圆周内壁均匀开有通气孔(18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行的两个相邻所述隔热板(11)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套接有同一围环(14),且围环(14)的圆周内壁靠近顶端处焊接有支撑环(15),所述支撑环(15)的圆周内壁插接有散热柱(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柱(16)的底端靠近圆周边缘处均匀开有进气孔(1602),且进气孔(1602)和通气孔(1801)一一对应,所述散热柱(16)的圆周外壁均匀开有出气孔(1601),且出气孔(1601)和进气孔(1602)一一对应,相对应的所述出气孔(1601)、进气孔(1602)和通气孔(1801)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柱(16)的底端靠近中部处开有连接孔一(1603),所述隔热板(11)的前端靠近两侧顶端处均开有连接孔二(1101),所述围环(14)的外壁靠近两侧处均开有连接孔三(1401),所述连接孔一(1603)、连接孔二(1101)和连接孔三(1401)相通,且在同一水平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弹簧一(4),所述支撑柱(12)的圆周外壁靠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会,黄登玲,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艺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