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天祥专利>正文

一种吐痰用的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422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吐痰用的瓶子,属于清洁卫生器具技术领域。家用或随身携带。瓶塞上一吐痰管通瓶底,使痰直通瓶底,吐痰管上可套瓶嘴,更换瓶嘴,实现多次使用。瓶塞另开一出气孔出气,保证瓶内气压不变,使痰能入瓶。把瓶嘴(吐痰管)含在嘴中直接吐痰,吐完痰后,旋上瓶盖,瓶盖内的塞孔圈嵌入吐痰管,压孔圈贴紧瓶塞的上水平面,遮盖出气孔,防止痰液外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清洁卫生器具
IPC分类A61J19/00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使用的痰盂类的痰具,不能满足人们吐痰的要求。痰具与人嘴之间有 一定的距离,使痰不能准确进入痰具,在痰具周围形成不卫生区,而且痰在空气中飞行及在 痰具中与空气接触,对空气有一定的污染,有时成为传播疾病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在外行 走时,很难在有痰的时候及时发现痰盂类的痰具,促成了人们随地吐痰的习惯。而在一些会 议、活动等重大场合,虽然旁边可能有痰具,但由于不便离开或走动,吐在地下又有失形象, 很多人采取了吞咽的办法,或吐到手帕、纸巾里的办法,让人很不舒服。现有很多与痰有关专利,由于种种问题,都没有得到推广。这些专利采取盒装或袋 装,大多采用纸来吸附,外用硬纸或塑料包裹,以隔绝痰液。例如随身卫生痰盒(专利号 03234573)对隔空吐痰的问题只有一定程度的解决,反之本专利含在嘴中吐痰完全没有隔 空吐痰的问题,动作雅观,适合在公众场合使用。一些袋类痰具,由于是软包装,如卫生方 便吐痰袋(专利号03257732)。不如本专利采取硬包装美观,硬包装更能让人们心理上接 受,利于实现随身携带。还有的痰具多层包裹,存在制作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不如本专利生 产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卫生、方便的吐痰器具,以克服现有痰具的不便,从 而避免由此造成的各种污染,并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实现随时随地吐痰!本技术的方法用可以封闭的瓶代替开放式痰盂类痰具;把瓶嘴(吐痰管)含在嘴里代替远距离 吐痰造成的不便;使用可以封闭的小瓶身,符合随身携带的要求。本技术有瓶身、瓶塞、瓶嘴、瓶盖等构件。瓶身、瓶塞、瓶盖为具有一定硬度、不 易变形的材质。瓶身盛痰用。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是瓶塞固定在瓶身上(家用的可采取螺 纹固定),瓶塞上固定一小空心管,为吐痰管,吐痰管由瓶塞外部连通瓶内并直通瓶底。瓶 塞水平表面上有一出气孔,出气孔连通瓶身内外。瓶嘴套在吐痰管上,随身携带型的瓶子, 也可以不装瓶嘴。瓶盖内分三层,最外面的是螺纹,中间一层是压孔圈,最里面的是塞管圈。 塞管圈是位于瓶盖顶部平面突起的空心圆圈。本技术的原理是瓶塞上一吐痰管通瓶底,吐痰管上套瓶嘴,吐痰时把瓶嘴含在口中,痰通过吐痰管 直通瓶底,瓶塞另开一出气孔出气,使吐痰时瓶身内的气压不发生变化,痰能从容入瓶。更 换瓶嘴,实现多次使用。吐完痰后,旋上瓶盖,瓶盖内的塞管圈嵌入吐痰管,压孔圈贴紧瓶塞 的上水平面,遮盖出气孔,防止痰液外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随时随地吐痰!附图说明图1整体透视效果图图2去除瓶嘴后瓶塞透视图图3瓶盖剖面图本图中11、瓶盖12、瓶嘴13、瓶塞 14、瓶身21、吐痰管 22、出气孔 23、螺纹31、瓶盖顶32、塞管圈33、压孔圈34、螺纹实施方式一 吐痰时打开瓶盖(11),把瓶嘴(12)含在口中。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分瓶身(14)、瓶塞(13)、瓶嘴(12)、瓶盖(11)等部分。瓶身(14)、瓶塞(13)、瓶盖(11)为具有一定硬度、不易变形的材质。瓶身 (14)盛痰用,根据家用或随身携带的要求,决定大小。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是瓶塞(13)固 定在瓶身(14)上(家用的可采取螺纹固定),瓶塞(13)立面有螺纹(23),螺纹(23)与瓶 盖(11)螺纹(34)相合。如附图2所示,瓶塞(13)上固定一小空心管,为吐痰管(21),吐 痰管(21)由瓶塞(13)外部连通瓶内并直通瓶底。吐痰管(21)较硬,有一定厚度,不易折。 瓶塞(13)水平面有一垂直小孔出气,为出气孔(22)。出气孔(22)较小,位于瓶嘴(12)和 瓶塞(13)外圆之间。吐痰时把瓶嘴(12)含在口中,使痰直通瓶底。出气孔(22)连通瓶身(14)内外, 吐痰时瓶身(14)内的气压不发生变化,使痰能从容入瓶。二、吐完痰后,旋上瓶盖,将进痰口与出气孔(22)遮盖,防止痰液外流。如附图3所示,瓶盖(11)内分三层,最外面的是螺纹(34),中间一层是压孔圈(33),最里面的是塞管圈(32)。压孔圈(33)是瓶盖(11)内中间一圈比外壳厚、高于螺纹(34)的内壁,压孔圈(33)的空心内径大于瓶嘴(12),压孔圈(33)至瓶盖(11)盖口的距离 等于瓶塞(13)在瓶身(14)外的高度。塞管圈(32)是位于瓶盖顶(31)平面部位突起的空 心圆圈,圆圈外径等于吐痰管(21)内径。瓶盖(11)主要作用是防止痰液外流,通过三项措施共同实现目的,一、螺纹(34) 使瓶盖(11)与瓶塞(13)旋紧,把瓶塞(13)、瓶嘴(12)包括于瓶盖(11)内部;二、瓶盖(11) 与瓶塞(13)旋紧后,瓶盖顶(31)平面上突起的塞管圈(32)嵌入吐痰管(21)并贴紧瓶嘴(12);三、瓶盖(11)与瓶塞(13)旋紧后,瓶盖(11)中间的压孔圈(33)贴紧瓶塞(13)的上 水平面,遮盖出气孔(22)。三、更换瓶嘴(12),实现多人多次使用。瓶嘴(12)为套在吐痰管(21)上的一空心圆套,瓶嘴(12)内孔直径与吐痰管(21) 外径相同,外径小于压孔圈(33)空心内径。有一定厚度,方便装上、取下。家用的痰瓶通过更换瓶嘴(12),实现多人多次使用。四、小瓶身(14)设计,实现随身携带随身携带的瓶身(14)很小,以实现随时随地吐痰的要求,可做为一次性用品,也可不装瓶嘴(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吐痰用的瓶子,有瓶身(14)、瓶塞(13)、瓶嘴(12)、瓶盖(11)等构件,瓶身(14)、瓶塞(13)、瓶盖(11)各构件材质有不易变性的特点,瓶体大小不拘,其特征是瓶塞(13)上有吐痰管(21)和出气孔(22),瓶盖(11)内有塞管圈(32)和压孔圈(3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吐痰用的瓶子,有瓶身(14)、瓶塞(13)、瓶嘴(12)、瓶盖(11)等构件,瓶身(14)、瓶塞(13)、瓶盖(11)各构件材质有不易变性的特点,瓶体大小不拘,其特征是瓶塞(13)上有吐痰管(21)和出气孔(22),瓶盖(11)内有塞管圈(32)和压孔圈(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其特征是瓶塞(13)中的吐痰管(21)由外深入瓶内, 瓶塞(13)水平表面上有一出气孔(22),出气孔(22)连通瓶身(14)内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子,其特征是瓶塞(13)水平表面上有一出气孔(22),出气 孔(22)连通瓶身(14)内外,出气孔(22)位于瓶嘴(12)和瓶塞(13)外圆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其特征是瓶盖(11)内有塞管圈(32)和压孔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徐天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