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镜头及大靶面变焦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1、高亮工程投影机投影面积大,光亮度高,可在大型多变的环境中使用,尤其是在教学、商务演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工程投影机的亮度很重要,市场上的投影机镜头多数靶面较小,使得投影机使用的显示芯片大小受限,亮度输出多为20000lm亮度以下,同时工程投影机的镜头的后焦大小不一,此时,需要镜头有较长的后焦,才可以满足不同厂家投影机镜头的需求,基于以上,提出此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投影镜头及大靶面变焦投影系统,旨在至少解决现有的工程投影机靶面较小及后焦较短,难以实现较高的亮度,同时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投影镜头,包括镜头主体,所述镜头主体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多个透镜组,所述多个透镜组之间对应形成一光轴,所述多个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组;
3、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五透镜组和所述第六透镜组沿所述光轴活动设置;
4、其中,所述投影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组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组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
5、2.5<|f1/f|<3.0、4<|f2/f|<5、2<|f3/f|<3、2.5<|f4/f|<3.5、13<|f5/f|<16、4<|f6/f|<6、4<|f7/f|<6。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为对焦结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五透镜组和所述第六透镜组为联动结构。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8、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
9、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
10、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
11、所述第五透镜组包括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
12、所述第六透镜组包括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五透镜;
13、所述第七透镜组包括包括由物侧到像侧布设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六透镜。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设置为双胶合透镜;
15、所述第九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设置为双胶合透镜;
16、所述第十二透镜和所述第十三透镜设置为双胶合透镜。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φ2、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φ3、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φ4,满足以下关系式:
18、0.001<|φ1|<0.007、0.001<|φ2|<0.007、0.005<|φ3|<0.01、0.015<|φ4|<0.025;
19、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之和为φ56,满足以下关系式:
20、0.005<|φ56|<0.01;
21、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φ7,满足以下关系式:
22、0.01<|φ7|<0.02;
23、所述第八透镜的光焦度为φ8,满足以下关系式:
24、0.01<|φ8|<0.02;
25、所述第九透镜的光焦度与所述第十透镜的光焦度之和为φ910,满足以下关系式:
26、0.001<|φ910|<0.005;
27、所述第十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1、所述第十二透镜与所述第十三透镜的光焦度之和为φ1213、所述第十四透镜的光焦度φ14、所述第十五透镜的光焦度φ15,满足以下关系式:
28、0.002<|φ11|<0.007、0.01<|φ1213|<0.02、0.05<|φ14|<0.01、0.01<|φ15|<0.02;
29、所述第十六透镜的光焦度为φ16,满足以下关系式:
30、0.005<|φ16|<0.01。
3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32、所述第二透镜为凸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33、所述第三透镜为凸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34、所述第四透镜为凸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35、所述第五透镜为凹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
36、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
37、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38、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39、所述第九透镜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
40、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41、所述第十一透镜为凸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42、所述第十二透镜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
43、所述第十三透镜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44、所述第十四透镜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45、所述第十五透镜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46、所述第十六透镜为凸凹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4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到所述第十六透镜均设为玻璃球面透镜。
4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镜头还包括光阑、等效棱镜、保护玻璃和显示芯片;
49、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三透镜组与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所述等效棱镜、所述保护玻璃和所述显示芯片沿所述光轴依次设于所述第七透镜组的像侧。
5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第七透镜组像侧面到所述显示芯片的具体为bfl,满足以下关系式:
51、ttl/bfl≤3.6,且bfl大于55mm。
5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大靶面变焦投影系统,所述大靶面变焦投影系统包括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包括镜头主体,所述镜头主体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多个透镜组,所述多个透镜组之间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主体,所述镜头主体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多个透镜组,所述多个透镜组之间对应形成一光轴,所述多个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为对焦结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五透镜组和所述第六透镜组为联动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设置为双胶合透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φ2、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φ3、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φ4,满足以下关系式:
6.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到所述第十六透镜均设为玻璃球面透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还包括光阑、等效棱镜、保护玻璃和显示芯片;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第七透镜组像侧面到所述显示芯片的具体为BFL,满足以下关系式:
10.一种大靶面变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靶面变焦投影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主体,所述镜头主体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多个透镜组,所述多个透镜组之间对应形成一光轴,所述多个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为对焦结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所述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五透镜组和所述第六透镜组为联动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设置为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丽伟,王浩,龚俊强,饶钦合,李守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