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层压机主机及所用的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14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1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层压机主机由于当下腔室的真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柔性胶板与工作平台表面相接触阻碍气体排除使下腔室抽真空时间长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层压机主机及所用的工作平台,其包括工作平台本体,在工作平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细窄的凹槽形成的下箱风线,下箱风线为多条分布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在至少一条下箱风线上设置有真空孔,抽真空管与所述真空孔固定连通,并通过真空孔与下箱风线连通,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的层压主机,可以使下腔室中的空气既从工作平台周边气孔排除,又能通过下高温布和风线进入到排气孔内从而从排气孔内顺利排除,大大增加了排气路径,缩短了抽真空工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层压机,特别涉及层压机主机。


技术介绍

1、对于传统层压机而言,主要工作部件是由工作平台和上箱组成,上箱位于工作平台上部。工作平台上表面是刚性的平整的表面,上箱下表面是带有凹槽即风线的刚性表面,上箱下表面和工作平台两表面中间设置柔性胶板,柔性胶板封闭上箱下表面形成上腔室,在上箱上设置有抽真空通道,上箱风线与抽真空通道连通,与上腔室连通,上箱和工作平台密闭后在柔性胶板下方和工作平台上表面间形成密闭的下腔室,光伏组件位于下腔室的工作平台上表面,在工作平台的周边设置排气孔,排气孔的一端与下腔室连通,排气孔的另一端与抽真空通道相连通。层压机主机工作时,主要通过抽真空和充气对光伏组件进行施压。其工作过程如下,对上腔室进行抽真空,随着气体被抽出,柔性胶板慢慢贴近上箱下表面,当柔性胶板紧贴上箱下表面时,上腔室内的残余气体通过上箱下表面的风线排出、排净;之后对下腔室进行抽真空,空气从工作平台的抽气孔排出,当下腔室抽真空达到一定程度,胶板的自重大于真空压力时柔性胶板开始向下移动,贴近工作平台上表面的光伏组件,此时在柔性胶板与工作平台上表面间仍具有空气,下腔室真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层压机主机所用的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平台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细窄的凹槽形成的下箱风线,所述下箱风线为多条分布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在至少一条下箱风线上设置有真空孔,抽真空管与所述真空孔固定连通,并通过真空孔与下箱风线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层压机主机所用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条下箱风线形成闭合的边部风线,沿工作平台本体的边部设置,所述真空孔设置在所述边部风线上,各条下箱风线的两端均与所述的边部风线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层压机主机所用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风线包括横向风线、竖向风线,横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层压机主机所用的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平台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细窄的凹槽形成的下箱风线,所述下箱风线为多条分布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在至少一条下箱风线上设置有真空孔,抽真空管与所述真空孔固定连通,并通过真空孔与下箱风线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层压机主机所用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条下箱风线形成闭合的边部风线,沿工作平台本体的边部设置,所述真空孔设置在所述边部风线上,各条下箱风线的两端均与所述的边部风线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层压机主机所用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风线包括横向风线、竖向风线,横向风线与竖向风线交叉设置,所述的边部风线由位于最外侧的两条横向风线和最外侧的两条竖向风线首尾相接组成,真空孔设置在位于最外侧的横向风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层压机主机所用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向风线,斜向风线与横向风线和竖向风线均倾斜设置,且斜向风线与横向风线及竖向风线三者不同时相交,真空孔位于横向风线与竖向风线相交处。

5.一种新型层压机主机,包括下箱机构和上箱机构,下箱机构包括工作平台和支撑固定工作平台的支架,工作平台用于在层压时支撑光伏组件,还包括抽真空管,抽真空管由支架固定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平台采用权利要求1-4各项之一的工作平台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层压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下表面相接触,在每个支撑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管穿过的通孔,抽真空管通过所述通孔由所述支撑横梁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龙沈维丰冯伟郭东旭惠英龙张海杰崔凯刘馨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