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00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贵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在碱性缓冲液中加入醇类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多巴胺类化合物和贵金属阳离子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微波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水洗,复溶,最终得到贵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绿色温和、简单高效,制得的贵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形貌可调,可形成各种花状和枝杈状;复合纳米材料的粒径可控,均匀,为20~500 nm,可以应用于材料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具体涉及一种贵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贵金属纳米材料(mnp)因其独特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材料领域,例如金、银的强表面等离子共振,银的表面增强拉曼能力,铂、钯的酶催化活性等。然而,裸露的金属纳米材料由于金属键的作用容易在体系中聚集,导致性能降低甚至丧失,且这种过程通常是不可逆的。因此,对mnp表面进行修饰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2、一般而言,对mnp表面的修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壳层,如二氧化硅等;另一类是有机分子涂层,如聚多巴胺(pda)、聚苯乙烯等。无机壳层具有致密稳定、亲水性强的优点,但会阻碍部分贵金属表面的功能活性,如酶活等;有机分子涂层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可以减少贵金属表面功能丧失,但常规的人工有机聚合物如聚苯乙烯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导致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低,不利于生物应用。pda作为天然有机聚合物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能保持被包裹贵金属表面的功能活性,还能与贵金属的消光性能产生协同效应。聚多巴胺在任意界面都能形成良好的包覆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功能化修饰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贵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缓冲液、醇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多巴胺类化合物和贵金属阳离子溶液的用量体积比为(20-200):10:(0.25-2.5):(1-1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缓冲溶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或硼酸盐缓冲溶液;碱性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1 M-0.2 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醇类化合物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贵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缓冲液、醇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多巴胺类化合物和贵金属阳离子溶液的用量体积比为(20-200):10:(0.25-2.5):(1-1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缓冲溶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或硼酸盐缓冲溶液;碱性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1 m-0.2 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醇类化合物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 mg/ml-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钢刚邓省亮赖晓翠苏柳刘聪贺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流域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