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酶-噬菌体探针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印迹聚合物膜为识别元件之一,噬菌体-纳米酶复合物提供第二层识别和信号放大作用的用于检测细菌的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分子印迹聚合物被称为“人工抗体”,其对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利用了“锁和钥匙”的原理。在制备过程中,常通过化学、光化学或电化学等方法,使功能单体在模板细菌周围聚合,然后洗脱模板,得到具有特定识别位点的聚合物材料,该识别位点的形状,大小和官能团与模板分子互补,能够在复杂基质中准确识别目标物。与常用的识别原件如抗体相比,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稳定性高、储存条件要求低、不易失活、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2、噬菌体是一种可以与宿主细菌结合的小病毒粒子,主要来源为从自然界中分离获取的野生型噬菌体或者经过工程优化改造的工程噬菌体。由于噬菌体具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有效的靶细胞裂解以及环境稳定性和简单廉价的制造等优点,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中极具优势。
3、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纳米酶-噬菌体探针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包括(a)细菌印迹传感器及(b)噬菌体-纳米酶复合物,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细菌印迹传感器中,电极聚合细菌模板分子、聚合单体后得聚合电极包括,将电极浸泡在含有细菌模板分子、聚合单体的缓冲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进行电聚合;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细菌印迹传感器中,所述在聚合电极表面修饰溶菌酶包括,在聚合电极表面加入溶菌酶反应,随后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反应,溶解细菌细胞膜的多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酶-噬菌体探针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包括(a)细菌印迹传感器及(b)噬菌体-纳米酶复合物,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细菌印迹传感器中,电极聚合细菌模板分子、聚合单体后得聚合电极包括,将电极浸泡在含有细菌模板分子、聚合单体的缓冲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进行电聚合;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细菌印迹传感器中,所述在聚合电极表面修饰溶菌酶包括,在聚合电极表面加入溶菌酶反应,随后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反应,溶解细菌细胞膜的多糖;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细菌印迹传感器中,所述去除细菌模板分子包括,滴加氢氧化钠进行过电位,去除聚合膜上的细菌模板分子后形成细菌印迹孔穴,得到细菌印迹传感器;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噬菌体-纳米酶复合物中,所述纳米酶与噬菌体孵育包括,将纳米酶溶解在有机溶液中一次孵育后与噬菌体溶液混合,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军,徐苏慧,周文渊,李熠,李华祥,杨振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