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固定,具体为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池模组在固定过程中,主要通过前后两个端板将多个单体电池固定,然后再通过扎带进行捆绑固定实现电池模组与电池包的固定。
2、但是,采用扎带式的固定方式,受电池膨胀内因或外界碰撞外因时,均容易发生脱落;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采用扎带式的固定方式,受电池膨胀内因或外界碰撞外因时,均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包;
3、还包括:
4、第一电芯支架,其安装在所述电池包的内部,所述第一电芯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电芯支架
5、侧泡棉,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壁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侧泡棉上端的内部设置有结构胶凹槽,所述侧泡棉和结构胶凹槽的外侧均设置有结构胶填充层;
6、上压盖,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上方;
7、电池盖,其设置在所述上压盖的上方;
8、安装时,因电池包内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侧泡棉,能够依靠弹性作用压紧电芯支架,待电芯支架完全放入后,在侧泡棉两侧和上端的结构胶凹槽内打入结构胶,形成结构胶填充层保证电芯支架与电池包的稳固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上压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泡棉,且上泡棉设置有两个。
10、优选的,所述第
11、优选的,所述电池包上端的边缘和电池盖下端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电池盖定位边框,所述电池盖定位边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且安装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通孔的下端设置有螺母。
12、优选的,所述电池包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通孔。
13、优选的,所述电池包的一侧安装有电气接头。
14、优选的,所述上压盖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凸条,所述电池盖下端的两侧设置有与定位凸条对应的凹槽结构。
15、优选的,所述电池盖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提手收纳槽,所述提手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提手收纳槽转动连接,所述提手的内壁上设置有翻折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技术通过在电池包内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侧泡棉,侧泡棉能够依靠弹性作用压紧电芯支架,待电芯支架完全放入后,在侧泡棉两侧和上端的结构胶凹槽内打入结构胶,形成结构胶填充层可保证电芯支架与电池包的稳固连接,结构胶凹槽的设置增大了结构胶与侧泡棉的接触面积,使粘合更加稳定,而电池包上部则盖合有上压盖,利用上压盖底面的上泡棉可进一步压紧电芯,并且泡棉自身为柔性材料,可配合电芯膨胀收缩,解决了现有电芯采用扎带式的固定方式,受电池膨胀内因或外界碰撞外因时,均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
18、2、通过在上压盖上端的两侧设置定位凸条,而电池盖下端的两侧则设置有与定位凸条对应的凹槽结构,电池盖与电池包固定时,其底部的凹槽结构能够与上压盖上端的定位凸条卡合,从而对上压盖进行限位固定,同时保证上压盖下端的上泡棉持续对电芯支架施加压力,进一步提高电芯装配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包(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8)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泡棉(9),且上泡棉(9)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1)和第二电芯支架(12)均包括两个电芯支板(13)和连接板(15),两个所述电芯支板(13)对向设置,且内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孔(14),两个所述电芯支板(13)之间通过连接板(1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上端的边缘和电池盖(18)下端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电池盖定位边框(5),所述电池盖定位边框(5)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6),且安装通孔(6)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通孔(6)的下端设置有螺母(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片(2),所述定位片(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通孔(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8)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凸条(23),所述电池盖(18)下端的两侧设置有与定位凸条(23)对应的凹槽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18)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提手收纳槽(19),所述提手收纳槽(19)的内部设置有提手(20),所述提手(20)的两端均通过转轴(21)与提手收纳槽(19)转动连接,所述提手(20)的内壁上设置有翻折槽(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包(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8)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泡棉(9),且上泡棉(9)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1)和第二电芯支架(12)均包括两个电芯支板(13)和连接板(15),两个所述电芯支板(13)对向设置,且内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孔(14),两个所述电芯支板(13)之间通过连接板(1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上端的边缘和电池盖(18)下端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电池盖定位边框(5),所述电池盖定位边框(5)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6),且安装通孔(6)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通孔(6)的下端设置有螺母(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传锋,金妙朔,卢超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迪智能换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