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76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涉及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参照核设施低中水平淤泥的基本组成,配置模拟淤泥;S2、参照核设施低中水平含硼浓缩液的基本组成,配制模拟浓缩液;S3、按照固化配方将固化所需的所有干料充分混合均匀待用,所述干料包括水泥、石灰和减水剂;S4、将模拟浓缩液、模拟淤泥和混合均匀的所述干料混合固化,形成混合固化泥浆;S5、将所述混合固化泥浆制备成固化样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能够使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到稳定化的状态,确保固化体性能满足GB 14569.1‑2011的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废物的体积包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置,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


技术介绍

1、放射性淤泥是核设施放射性系统容器/管道的底部沉积,大部分国内核设施的淤泥由于其产量少,废物源项复杂,均处于暂存状态。对核设施的暂存造成库容压力的同时,不利于处置要求。

2、放射性浓缩液是核设施产生的排污废液、化学废液等通过蒸发浓缩而成,我国大部分核设施都采用桶内水泥固化工艺对其产生的浓缩液进行整备。水泥固化具有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废物固化体稳定性好、成本低等技术优势,而且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体是公认的处置可接收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使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到稳定化的状态,确保固化体性能满足gb 14569.1-2011的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废物的体积包容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参照核设施低中水平淤泥的基本组成,配置模拟淤泥;

5、s2、参照核设施低中水平含硼浓缩液的基本组成,配制模拟浓缩液;

6、s3、按照固化配方将固化所需的所有干料充分混合均匀待用,所述干料包括水泥、石灰和减水剂;

7、s4、将模拟浓缩液、模拟淤泥和混合均匀的所述干料混合固化,形成混合固化泥浆;

8、s5、将所述混合固化泥浆放置在设定条件下养护,制备成固化样品。

9、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1中所述模拟淤泥的组分包括fe2o3、caco3、sio2和nano3,ph值为6.8~7.2,含水率为30%~50%。

10、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2中所述模拟浓缩液含硼量为40000ppm+1000ppm,钠硼比为0.23~0.24,ph值为6~7,将配制好的所述模拟浓缩液保持在55℃以上待用。

11、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3中所述减水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2、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3中所述干料的配比为:水灰比为0.35~0.45,水泥占干料比为0.8~0.9,石灰占干料比为0.1~0.15,减水剂相对水泥的比例为0.01~0.02。

13、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4具体为:

14、s41、将一定量的所述模拟浓缩液、所述模拟淤泥和所述减水剂混合搅拌反应15min;

15、s42、边搅拌边加入步骤s3混合均匀的干料,分三次添加完成;

16、s43、连续搅拌15min,形成均匀的所述混合固化泥浆。

17、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41中步骤s41中:所述模拟淤泥相对所述模拟浓缩液的质量比例为10~30%,所述减水剂相对水泥的比例为0.01~0.02。

18、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42中三次添加干料的比例为50%,30%和20%。

19、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5具体为:

20、将搅拌完成的所述混合固化泥浆采集到专用的固化试模中,振实刮平后放置到养护箱中在设定条件下养护,形成固化样品。

21、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步骤s5中养护温度为25±5℃,相对湿度≥90%,养护时间为28天。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提升废物的体积包容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配方和方法,混合固化废物体积包容率可达50%~60%,体积包容率提升10%~20%。淤泥的重量为浓缩液的10%时,体积包容率可达45~55%,体积包容率提升10%;淤泥的重量为浓缩液的30%时,体积包容率可达55~60%,体积包容率提升20%。与传统固化技术和现有改进后的固化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放射性废物的减量化和最少化处理。

24、2)满足废物体的长期稳定性要求。本专利技术以传统固化技术为基础,可实现放射性废物的长期稳定性,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固化体性能满足gb 14569.1-2011相关要求,包括抗压强度、抗冲击性、抗冻融、抗浸泡、耐γ辐照性和抗浸出性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模拟淤泥的组分包括Fe2O3、CaCO3、SiO2和NaNO3,pH值为6.8~7.2,含水率为3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模拟浓缩液含硼量为40000ppm+1000ppm,钠硼比为0.23~0.24,pH值为6~7,将配制好的所述模拟浓缩液保持在55℃以上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减水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干料的配比为:水灰比为0.35~0.45,水泥占干料比为0.8~0.9,石灰占干料比为0.1~0.15,减水剂相对水泥的比例为0.01~0.0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中:所述模拟淤泥相对所述模拟浓缩液的质量比例为10~30%,所述减水剂相对水泥的比例为0.01~0.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2中三次添加干料的比例为50%,30%和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养护温度为25±5℃,相对湿度≥90%,养护时间为28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模拟淤泥的组分包括fe2o3、caco3、sio2和nano3,ph值为6.8~7.2,含水率为3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模拟浓缩液含硼量为40000ppm+1000ppm,钠硼比为0.23~0.24,ph值为6~7,将配制好的所述模拟浓缩液保持在55℃以上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减水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淤泥和浓缩液混合高效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干料的配比为:水灰比为0.35~0.45,水泥占干料比为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俊席亚慧高超薛海龙郭喜良韩旭高凯秦翔张丽王浩孟子贺郭霄斌樊丽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