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性质测试,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测试卡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制造工厂的不断推进,工业相机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对于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和高解析力的工业镜头来说,准确的相机后焦可以保证镜头的具有更高的成像清晰度。
2、为保证相机生产的质量,需要检测相机的后焦是否准确。
3、因此,如何检测相机后焦是否准确是业界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测试卡设置方法,实现相机后焦偏移量的测量,以确定相机后焦的准确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相机对测试卡的测试面拍摄得到的图像,其中,待测相机配置有标准镜头,图像是在标准镜头与测试面的基准位置之间的工作距离为标准工作距离的情况下拍摄得到的;从图像中,查找到测试面上的清晰度满足预设要求的目标位置;基于目标位置,确定待测相机的目标后焦偏移量,其中,目标后焦偏移量与目标位置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之间满足:标准镜头的后焦偏移量与工作距离变化量的对应关系,目标位置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为标准镜头分别与基准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工作距离的变化量。
3、其中,测试卡的测试面上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且测试面上的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与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满足对应关系,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为标准镜头分别与基准位
4、其中,测试面上的至少部分刻度设置有表示对应后焦偏移量的数字;将目标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作为目标后焦偏移量,包括:响应于目标刻度为设置有数字的刻度,从图像中识别出目标刻度对应设置的数字,以作为目标后焦偏移量;响应于目标刻度为未设置有数字的刻度,从图像中识别出与目标刻度最近的参考刻度对应设置的数字,并基于参考刻度对应的数字、以及目标刻度与参考刻度之间的后焦偏移量差值,确定目标后焦偏移量。
5、其中,在获取待测相机对测试卡的测试面拍摄得到的图像之前,还包括:基于对应关系、测试面的倾斜角度、各刻度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确定测试面上各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在测试面上对应各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设置对应的刻度。
6、其中,基于对应关系、测试面的倾斜角度、各刻度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确定测试面上各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包括:分别将各刻度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作为待设置后焦偏移量;利用对应关系,确定与待设置后焦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工作距离变化量;将目标工作距离变化量除以倾斜角度的正弦值,得到待设置后焦偏移量对应的刻度与基准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或,在基于对应关系、测试面的倾斜角度、各刻度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确定测试面上各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之后,还包括:在各刻度上设置表示对应后焦偏移量的数字;或者,保存各刻度与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在部分刻度上设置表示对应后焦偏移量的数字,并保存不同刻度之间的后焦偏移量差值。
7、其中,对应关系为工作距离变化量与后焦偏移量的比值是对标准镜头的倍率的预设运算的结果;其中,预设运算为倍率的平方的倒数;或者,预设运算为倍率和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调整倍率的乘积的倒数,其中,不同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调整倍率是基于标准镜头进行仿真得到的仿真数据确定的,仿真数据包括不同仿真工作距离变化量以及对应的仿真后焦偏移量。
8、其中,预设运算为倍率和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调整倍率的乘积的倒数,目标后焦偏移量为相机在预设波段的后焦偏移量,图像是相机在预设波段光源下对预设波段的测试卡拍摄得到的,预设波段的测试卡的测试面上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且测试面上的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与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满足预设波段对应的对应关系,预设波段对应的对应关系中的调整倍率是基于标准镜头在预设波段光源下的仿真数据确定的。
9、其中,从图像中,查找到测试面上的清晰度满足预设要求的目标位置,包括: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以得到图像中各边缘梯度值;统计位于预设方向轴的同一坐标的边缘梯度值,得到预设方向轴对应坐标的梯度统计值,其中,梯度统计值表征预设方向轴对应坐标的清晰度;选择梯度统计值满足预设要求的坐标对应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10、其中,预设方向轴对应坐标的梯度统计值为预设方向轴对应坐标上的各边缘梯度值之和;和/或,预设要求为梯度统计值最大;和/或,测试面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不同刻度的排列方向与预设方向轴的方向相同。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测试卡的设置方法,包括:获取标准镜头的后焦偏移量与工作距离变化量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测试卡的测试面的倾斜角度、各刻度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确定测试面上各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在测试面上对应各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设置对应的刻度,测试卡的测试面用于提供给相机进行拍摄,并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确定相机的后焦偏移量。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装置,包括:测试卡,测试卡设置有测试面,测试面上设置有定位标识;标准镜头,用于与待测相机装配以预设工作距离拍摄测试卡的测试面的图像,图像用于查找到测试面上的清晰度满足预设要求的目标位置,并基于目标位置,确定待测相机的目标后焦偏移量,定位标识能够指示用户或者设备在测试面上查找到目标位置。
13、其中,测试卡的测试面上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以作为定位标识,且测试面上的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与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满足对应关系,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为标准镜头分别与基准位置和刻度之间的工作距离的变化量,目标位置对应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为目标后焦偏移量;和/或,装置还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测试卡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待测相机的相机连接件,相机连接件能够在支撑杆上移动,以调整待测相机与测试卡的工作距离;和/或,装置还包括底座和光源,光源设于底座上,且测试卡设在光源上;和/或,测试卡为透明材质;和/或,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图像中查找到测试面上的清晰度满足预设要求的目标位置,并基于目标位置,确定待测相机的目标后焦偏移量。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的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
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卡的测试面上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且所述测试面上的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与所述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满足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为所述标准镜头分别与所述基准位置和所述刻度之间的工作距离的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面上的至少部分刻度设置有表示对应后焦偏移量的数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测相机对测试卡的测试面拍摄得到的图像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所述测试面的倾斜角度、各所述刻度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确定所述测试面上各所述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与所述后焦偏移量的比值是对所述标准镜头的倍率的预设运算的结果;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运算为所述倍率和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图像中,查找到所述测试面上的清晰度满足预设要求的目标位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轴对应所述坐标的梯度统计值为所述预设方向轴对应所述坐标上的各边缘梯度值之和;
10.一种测试卡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卡的测试面上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以作为所述定位标识,且所述测试面上的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与所述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满足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为所述标准镜头分别与基准位置和所述刻度之间的工作距离的变化量,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为所述目标后焦偏移量;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通信电路、存储器和处理器,通信电路、存储器分别耦接于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和/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试卡的设置方法。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和/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试卡的设置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后焦偏移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卡的测试面上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且所述测试面上的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与所述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满足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为所述标准镜头分别与所述基准位置和所述刻度之间的工作距离的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面上的至少部分刻度设置有表示对应后焦偏移量的数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测相机对测试卡的测试面拍摄得到的图像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所述测试面的倾斜角度、各所述刻度需表征的后焦偏移量,确定所述测试面上各所述刻度对应的刻度位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与所述后焦偏移量的比值是对所述标准镜头的倍率的预设运算的结果;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运算为所述倍率和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调整倍率的乘积的倒数,所述目标后焦偏移量为所述相机在预设波段的后焦偏移量,所述图像是所述相机在预设波段光源下对所述预设波段的测试卡拍摄得到的,所述预设波段的测试卡的测试面上设置有表征不同后焦偏移量的刻度,且所述测试面上的各刻度表征的后焦偏移量与所述刻度对应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满足所述预设波段对应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波段对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娜,徐景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