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72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涉及潜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观光潜艇携带逃生艇困难,在水下面临紧急情况或控制上浮的设备发生故障无法上浮时,难以逃生,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潜艇主体,潜艇主体包括设备舱、驾驶舱、动力机构以及用于连接设备舱和驾驶舱的逃生脱离机构,动力机构安装在设备舱上,设备舱内设有供观光潜艇正常运行的设备,驾驶舱可靠自身浮力浮至水面之上,驾驶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驾驶舱通过逃生脱离机构可拆卸安装在设备舱上。本技术可使驾驶舱脱离设备舱,完成应急脱险,且采用的逃生脱离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故障率低,为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潜艇,尤其涉及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


技术介绍

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湖泊或者近海观光旅游已经成为热点。目前,湖泊或者近海旅游观光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是观光船,供游客在水面上航行,欣赏水上自然美景。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精神上的享受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的发展不言而喻,而其中水上娱乐设施的吸引力日益提高,面对水下世界,部分人群充满着好奇和探知的欲望,都想要潜入水下看看海底世界的样子,体验一下海底世界的美妙。

2、根据游客的需求,因此能够潜入水中、进行水下景物观赏的观光潜艇也应运而生,观光潜艇是根据潜水艇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的。目前,潜水艇的集成度高,一旦发生危险可以使用准备好的紧急逃生艇进行逃生,而观光潜艇的空间有限,携带紧急逃生艇是个十分困难的事情,且海底的通讯信号较差,发生危险也难以联系到救援人员,故观光游艇一旦发生危险难以逃生,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205998109u提供了一种开放式水下观光艇,公开号cn205998110u提供了一种封闭式水下观光艇,其均是通过操作人员通过简单控制充气气囊体积的变化就能实现下潜和上浮,然而,面临紧急情况或者充气设备故障极有可能造成观光潜艇无法上浮导致游客发生危险,因此,对于观光潜艇配备应急上浮的机构对于游客的安全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观光潜艇携带逃生艇困难,在水下面临紧急情况或控制上浮的设备发生故障无法上浮时,难以逃生,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

2、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包括潜艇主体,所述潜艇主体包括设备舱、驾驶舱、动力机构以及用于连接设备舱和驾驶舱的逃生脱离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设备舱上,所述设备舱内设有供观光潜艇正常运行的设备,所述驾驶舱可靠自身浮力浮至水面之上,所述驾驶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驾驶舱通过逃生脱离机构可拆卸安装在设备舱上。

4、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5、本观光潜艇可满足近海观光旅游的游客的下潜需求,在使用时,游客和工作人员进入驾驶舱,通过向设备舱内的水箱内加入水,来增加观光潜艇的重量,使其能够下沉,由动力机构控制观光潜艇在水下移动,使游客在水下探知海底世界,一旦观光潜艇因故障导致无法进行上浮时,可以通过逃生脱离机构使驾驶舱脱离设备舱,利用驾驶舱自身的浮力上浮至水面之上,使游客获救。本技术能够有效的应对观光游艇在水下遇险,且无法联系到救援人员展开救援行动的情况,通过使驾驶舱脱离设备舱的方法,完成应急脱险,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观光潜艇由于空间有限,携带逃生艇困难,导致发生危险后难以逃生的问题,为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备舱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顶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驾驶舱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逃生脱离机构位于所述开口内。

7、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驾驶舱安装在限位槽内,能够对驾驶舱的位置进行限制,保证驾驶舱的稳定性,且通过设备舱上开口的设置,使得驾驶舱内的游客可以直接透过开口观察下方,有效的提高了观察视野,提高游客的水下探知体验。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液压伸缩杆和支撑板,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在驾驶舱的下方,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第一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上均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相邻一侧设备舱的开口的侧壁相抵接。

9、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和支撑板的配合,由相对设置的第一液压伸缩杆分别向两侧伸长,使位于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的支撑板抵紧在相邻一侧设备舱的开口的侧壁上,使得驾驶舱和设备舱完成连接;而第一液压伸缩杆收缩时,使支撑板脱离设备舱的开口的侧壁,进而断开了驾驶舱和设备舱的连接,实现了驾驶舱快速脱离设备舱,完成逃生。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增加支撑板和设备舱的开口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驾驶舱和设备舱连接的稳定性。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第二底座、限位杆及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底座连接在驾驶舱的下方,所述限位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第二底座的两侧,所述限位杆的中部与第二底座铰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相邻一侧设备舱的底壁相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铰接。

11、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底座、限位杆及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工作原理类似挖掘机的机械臂,当驾驶舱和设备舱连接时,通过两侧的第二液压伸缩杆伸长下压限位杆的端部,转动限位杆至限位杆的另一端与相邻一侧设备舱的底壁相抵接,通过设备舱的底壁对驾驶舱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上浮;当驾驶舱需要脱离设备舱时,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收缩,使限位杆远离设备舱的底壁,解除对驾驶舱的限制,进而使得驾驶舱能够靠自身浮力上浮至水面之上。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扣座、扣件、第三底座及第三液压伸缩杆,所述扣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设备舱的开口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底座连接在驾驶舱的下方,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第三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均连接有扣件,所述扣件分别与相邻一侧的扣座相配合。

13、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三液压伸缩杆伸缩,控制扣件和扣座锁合或者解锁,进而将驾驶舱和设备舱连接或使驾驶舱能够脱离设备舱,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且成本不高,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使驾驶舱脱离设备舱,安全性能好。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扣座为c形拉杆座,所述c形拉杆座的两端均连接在相邻一侧设备舱的开口的侧壁,所述c形拉杆座位于第三液压伸缩杆的下方,所述扣件为拉钩,所述拉钩连接在第三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上,所述拉钩扣于所述c形拉杆座上。

1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收缩第三液压伸缩杆,将拉钩勾于c形拉杆座上,使扣件和扣座完成锁定,使得驾驶舱安装在设备舱上;而伸长第三液压伸缩杆,将拉钩伸出c形拉杆座外,使扣件和扣座完成解锁,使得驾驶舱能够脱离设备舱,以完成应急脱险。

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第四底座和插销,所述第四底座连接在驾驶舱的下方,所述插销连接在第四底座上且数量至少为一根,所述设备舱上开设有供插销插入的插孔,所述设备舱在插孔处设有用于固定插销的锁定机构。

17、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插销插入设备舱插孔内,并通过锁定机构将插销固定在插孔内,完成驾驶舱和设备舱的连接;在紧急脱离时,锁定机构解锁,插销的限制被解除,使得驾驶舱能够在自身浮力下完成上浮。

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销上设有至少一个锁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杆和驱动锁杆插入锁孔的驱动组件。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液压伸缩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潜艇主体,所述潜艇主体包括设备舱(1)、驾驶舱(2)、动力机构以及用于连接设备舱(1)和驾驶舱(2)的逃生脱离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设备舱(1)上,所述设备舱(1)内设有供观光潜艇正常运行的设备,所述驾驶舱(2)可靠自身浮力浮至水面之上,所述驾驶舱(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驾驶舱(2)通过逃生脱离机构可拆卸安装在设备舱(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第二底座(8)、限位杆(9)及第二液压伸缩杆(10),所述第二底座(8)连接在驾驶舱(2)的下方,所述限位杆(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第二底座(8)的两侧,所述限位杆(9)的中部与第二底座(8)铰接,所述限位杆(9)的一端与相邻一侧设备舱(1)的底壁相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液压伸缩杆(1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8)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扣座(11)、扣件(12)、第三底座(13)及第三液压伸缩杆(14),所述扣座(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设备舱(1)的开口(3)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底座(13)连接在驾驶舱(2)的下方,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1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第三底座(13)的两侧,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14)的伸缩端均连接有扣件(12),所述扣件(12)分别与相邻一侧的扣座(1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11)为C形拉杆座,所述C形拉杆座的两端均连接在相邻一侧设备舱(1)的开口(3)的侧壁,所述C形拉杆座位于第三液压伸缩杆(14)的下方,所述扣件(12)为拉钩,所述拉钩连接在第三液压伸缩杆(14)的伸缩端上,所述拉钩扣于所述C形拉杆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第四底座(15)和插销(16),所述第四底座(15)连接在驾驶舱(2)的下方,所述插销(16)连接在第四底座(15)上且数量至少为一根,所述设备舱(1)上开设有供插销(16)插入的插孔(17),所述设备舱(1)在插孔(17)处设有用于固定插销(16)的锁定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6)上设有至少一个锁孔(1601),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杆(18)和驱动锁杆(18)插入锁孔(1601)的驱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液压伸缩杆(19),所述第四液压伸缩杆(19)的高度与锁孔(1601)位置相对应且第四液压伸缩杆(19)朝向锁孔(1601)方向设置,所述第四液压伸缩杆(19)的伸缩端与锁杆(18)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插孔(17)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水平推进器(20)和垂直推进器(21),所述水平推进器(20)设置在设备舱(1)的尾部,所述垂直推进器(21)设置在设备舱(1)的四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潜艇主体,所述潜艇主体包括设备舱(1)、驾驶舱(2)、动力机构以及用于连接设备舱(1)和驾驶舱(2)的逃生脱离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设备舱(1)上,所述设备舱(1)内设有供观光潜艇正常运行的设备,所述驾驶舱(2)可靠自身浮力浮至水面之上,所述驾驶舱(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驾驶舱(2)通过逃生脱离机构可拆卸安装在设备舱(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第二底座(8)、限位杆(9)及第二液压伸缩杆(10),所述第二底座(8)连接在驾驶舱(2)的下方,所述限位杆(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第二底座(8)的两侧,所述限位杆(9)的中部与第二底座(8)铰接,所述限位杆(9)的一端与相邻一侧设备舱(1)的底壁相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液压伸缩杆(1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8)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脱离机构包括扣座(11)、扣件(12)、第三底座(13)及第三液压伸缩杆(14),所述扣座(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设备舱(1)的开口(3)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三底座(13)连接在驾驶舱(2)的下方,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1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第三底座(13)的两侧,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14)的伸缩端均连接有扣件(12),所述扣件(12)分别与相邻一侧的扣座(1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驾驶舱可脱离的观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顺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金面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