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扫地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和自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与发展,智能清洁机器人已经进入到普通家庭生活当中,并逐渐实现了普及。在相关技术的智能清洁机器人设有语音接收单元以使智能清洁机器人具备语音交互、语音唤醒的功能,为了确保语音接收单元的接收角度良好、不受遮挡,语音接收单元通常设置于整机上最凸起的部位,即将语音接收单元设置在激光测距单元所在的位置。但是在实际组装过程中,语音接收单元的连接线容易产生压线、理线困难的问题。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容易产生压线、理线困难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和自移动机器人。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自移动机器人的底座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用于容纳位置确定模组的保护腔;和,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保护壳的顶部,以在所述盖板与所述保护壳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语音接收模组的容纳空间。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开设有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用于避让所述位置确定模组。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设置所述保护壳,并用于固定在所述自移动机器人的所述底座上。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中设有理线槽,所述理线槽用于容纳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内设有固定柱,所述语音接收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和/或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与所述位置确定模组之间,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穿过。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胶黏连接层,所述胶黏连接层设置在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胶黏连接层用于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黏贴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黏连接层包括减震层和位于所述减震层两侧的第一胶黏层和第二胶黏层,所述第一胶黏层用于与所述盖板黏贴连接,所述第二胶黏层用于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黏贴连接。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黏层的黏贴强度大于所述第二胶黏层的黏贴强度。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层为泡棉。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的位置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语音接收元件位置相对应。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位于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且所述防水透气膜至少覆盖所述拾音孔。
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移动机器人,所述自移动机器人包括:底座;上述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语音接收模组,所述语音接收模组安装在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容纳空间中,且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以及,位置确定模组,所述位置确定模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安装结构的所述保护腔中。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移动机器人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开设有避让孔以避让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保护壳。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语音接收模组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语音接收元件;其中,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所述语音接收元件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的位置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20、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上述安装结构,可以用于安装语音接收模组,通过安装结构可以直接安装在自移动机器人的底座上,从而可以预先将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与移动机器人底座中的控制模组进行连接和理线,之后再将安装结构整体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可以避免在扣合上盖过程中发生盲装或压线现象,影响语音接收模组的使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自移动机器人的底座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开设有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用于避让所述位置确定模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保护壳为一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设有理线槽,所述理线槽用于容纳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内设有固定柱,所述语音接收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和/或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与所述位置确定模组之间,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穿过。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连接层包括减震层和位于所述减震层两侧的第一胶黏层和第二胶黏层,所述第一胶黏层用于与所述盖板黏贴连接,所述第二胶黏层用于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黏贴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黏层的黏贴强度大于所述第二胶黏层的黏贴强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为泡棉。
13.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的位置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语音接收元件位置相对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位于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且所述防水透气膜至少覆盖所述拾音孔。
15.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动机器人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语音接收元件;其中,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所述语音接收元件位置相对应的音波通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的位置与所述音波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自移动机器人的底座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开设有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用于避让所述位置确定模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保护壳为一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设有理线槽,所述理线槽用于容纳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内设有固定柱,所述语音接收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和/或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语音接收模组与所述位置确定模组之间,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语音接收模组的连接线穿过。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刘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