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71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8
本技术公开了电力电缆管,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包括电缆管,所述电缆管一端为公头,另一端为母头,且公头与母头之间大小契合,所述电缆管中部一体化设置有止推槽,止推槽外部设置有可以对电缆管固定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抱箍、支撑板、承压板,所述抱箍呈半圆弧状设置,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两个抱箍之间呈“X”形铰接,抱箍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延伸有支撑板、承压板,支撑板下方活动连接有垫块,所述支撑板、垫块表面分别预留有预留孔A、预留孔B。本技术通过在电缆管的中部设置有止推槽,同时在止推槽的外部设置有夹持机构和锚接机构,增加了电缆管与地面之间的连接性,提高了稳固性,在受到纵向压力的时候,避免发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具体为电力电缆管


技术介绍

1、电缆在施工中一般分为两种施工方案,一种是拉管,一种是埋管,拉管则是直接利用拉管装置将电缆管直接拉入到土地当中,这种就需要土地比较松软才可以进行该种操作,如果遇到压力过大,会造成电缆破裂或者是断裂。

2、埋管是先将地面开出基坑,然后在基坑内放入电缆管,最后将电缆穿入电缆管,最后再对基坑进行埋土或混凝土封装;

3、在对电缆进行埋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冷凝水的问题,一般埋管是有角度设置的,在埋管端部两侧是有接水井,使得冷凝水受到重力,沿着埋管的坡度流入到水井中。

4、现有的固定技术,当电缆管放入到基坑内部时,使用u形夹对电缆管进行固定,由于管道外壁较为光滑,且成圆形,若是给电缆管外部封装上混凝土,当受到纵向的压力时,电缆管则不会进行位移,如果是施工需求,临时对管道进行敷设,当受到纵向的压力时,管道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因此,针对该问题,需要在现有的管道上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稳固性好,适应性强,防止管道在受到纵向压力时产生位移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电力电缆管。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电力电缆管,包括电缆管,所述电缆管一端为公头,另一端为母头,且公头与母头之间大小契合,所述电缆管中部一体化设置有止推槽;

3、止推槽外部设置有可以对电缆管固定的夹持机构;

4、夹持机构包括抱箍、支撑板、承压板,所述抱箍呈半圆弧状设置,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两个抱箍之间呈“x”形铰接,抱箍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延伸有支撑板、承压板;

5、支撑板下方活动连接有垫块,所述支撑板、垫块表面分别预留有预留孔a、预留孔b;

6、支撑板端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端部固定安装有垂直架,所述垂直架表面预留有预留孔c,所述延伸板正上方一体化设置有齿牙,所述支撑板上方位于延伸板正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齿牙之间咬合。

7、其中,所述预留孔a、预留孔b、预留孔c内部设置有可以对抱箍锚定的锚接机构;

8、锚接机构包括地钉、锚头、涨钉、凸起,所述预留孔a、预留孔b、预留孔c内部活动连接有地钉,所述地钉四周转动连接有锚头,所述地钉内部活动插入有涨钉,所述涨钉四周一体化设置有凸起,所述地钉为中空设置,且凸起与锚头之间作用,可以将锚头顶出。

9、其中,所述抱箍宽度与止推槽宽度契合。

10、其中,所述承压板表面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内部有螺栓。

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中,通过在电缆管的中部设置有止推槽,同时在止推槽的外部设置有夹持机构和锚接机构,增加了电缆管与地面之间的连接性,提高了稳固性,在受到纵向压力的时候,避免发生移动。

13、2、本技术中,利用两个抱箍之间呈“x”形铰接,在与电缆管之间连接时更加方便,承压板通过螺栓连接时,施工高度相较于u形夹更高,同时,该设计利用u型吊环插入承压板可以实现对电缆管的固定起吊,功能更强,便于在基坑内部施工作业。

14、3、本技术中,利用可以伸缩的延伸板,可以适应不同基坑宽度的基坑,适用面更广,锚接机构可以与基本的水平面和垂直面均进行连接,提高了稳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力电缆管,包括电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管(1)一端为公头(101),另一端为母头(102),且公头(101)与母头(102)之间大小契合,所述电缆管(1)中部一体化设置有止推槽(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A(2011)、预留孔B(301)、预留孔C(4011)内部设置有可以对抱箍(2)锚定的锚接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031)与齿牙(402)之间咬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钉(5)为中空设置,且凸起(601)与锚头(501)之间作用,可以将锚头(501)顶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2)宽度与止推槽(103)宽度契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202)表面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内部有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电缆管,包括电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管(1)一端为公头(101),另一端为母头(102),且公头(101)与母头(102)之间大小契合,所述电缆管(1)中部一体化设置有止推槽(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a(2011)、预留孔b(301)、预留孔c(4011)内部设置有可以对抱箍(2)锚定的锚接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上敏张起多陈利珏李雪松余永平麻海勇郑洁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