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支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64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支撑板,包括本体,该本体由上壳和下壳相互拼合形成,上壳形成一个支撑平面,支撑平面上包括有两个手肘支撑部和两个手掌支撑部,下壳的下底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突出的平衡支撑部,该平衡支撑部由下壳一体成型,所述平衡支撑部由四条支撑棱汇聚形成,四条支撑棱包括下壳对应两个手肘支撑部向中心点延伸的第一支撑棱和和下壳对应两个手掌支撑部向中心点延伸的第二支撑棱,制作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加强了平衡支撑部的支撑强度,能够承受更大作用力而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平衡支撑板


技术介绍

1、平板支撑是一种类似于俯卧撑的肌肉训练方法,训练者无需上下撑起运动,在锻炼时主要呈俯卧姿势,身体呈一线保持平衡,可以有效的锻炼肌肉,被公认为训练肌肉的有效方法。

2、目前市面上,为了增加平板支撑的难度和趣味性,已经存在一些平板支撑的辅助器械,比如专利号为cn109310909b,公开了一种平板支撑锻炼装置,包括:支撑部,适于在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上接纳人的手臂或手,支撑部通过枢转球来连接固定基座,使用者将他或她的手臂或手放在锻炼装置的支撑部上,该支撑部适于接纳人的手臂或手,并且其中支撑部可以以侧倾位姿、向前倾斜位姿和向后倾斜位姿倾斜。手机放置在支撑部,配合手机上执行游戏,使用者响应于在手机上显示的屏幕而使支撑部倾斜。

3、现有技术中支撑平板通过枢转球来实现支撑板的倾斜,这种支撑板的零部件数量较多,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一方面由于存在多个连接处,其连接强度较为薄弱在使用时也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该本体由上壳(1)和下壳(2)相互拼合形成,上壳(1)形成一个支撑平面(3),支撑平面(3)上包括有两个手肘支撑部(4)和两个手掌支撑部(5),下壳(2)的下底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突出的平衡支撑部(6),该平衡支撑部(6)由下壳(2)一体成型,所述平衡支撑部(6)由四条支撑棱汇聚形成,四条支撑棱包括下壳(2)对应两个手肘支撑部(4)向中心点延伸的第一支撑棱(7)和和下壳(2)对应两个手掌支撑部(5)向中心点延伸的第二支撑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棱(7)和第二支撑棱(8)夹角凹陷,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该本体由上壳(1)和下壳(2)相互拼合形成,上壳(1)形成一个支撑平面(3),支撑平面(3)上包括有两个手肘支撑部(4)和两个手掌支撑部(5),下壳(2)的下底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突出的平衡支撑部(6),该平衡支撑部(6)由下壳(2)一体成型,所述平衡支撑部(6)由四条支撑棱汇聚形成,四条支撑棱包括下壳(2)对应两个手肘支撑部(4)向中心点延伸的第一支撑棱(7)和和下壳(2)对应两个手掌支撑部(5)向中心点延伸的第二支撑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棱(7)和第二支撑棱(8)夹角凹陷,该夹角凹陷的角度9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棱(7)和第二支撑棱(8)夹角凹陷,该夹角凹陷的角度6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支撑部(5)为可拆卸固定在上壳(1)上的手柄(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恋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悠颜觅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