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590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直饮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包括:以市政水制备纯水,将纯水存储在水箱中;取纯水,加压泵入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制备混合水;以混合水加入水箱与纯水混合,同时向纯水中加压泵入第二微纳米臭氧气泡,完成直饮水消毒。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直接以微纳米臭氧气泡净化的方式,可提高纯水中微纳米臭氧气泡含量,显著提高净化效果。微纳米臭氧气泡的孔径决定了混合水中的微纳米臭氧气泡含量和混合水生产速度,并且混合水无法长时间存储,需要结合直饮水的消耗速度实时调整微纳米臭氧气泡孔径,获取最佳净化效果的同时减少臭氧尾气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饮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


技术介绍

1、“微纳米气泡”简称“微气泡”,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指在液体中直径小于100微米的气泡,是由于物理原理使水中发生气泡时所产生的,也可以根据其直径范围叫作微纳气泡、微米气泡或纳米气泡。大量微气泡存在于水中使水呈现奶白色,俗称“牛奶水”,普通水与“牛奶水”对比如图1所示。微纳米气泡可由微纳米气泡机产生,微纳米气泡机如图3所示。

2、微纳米气泡显微镜下0~1之间为1mm微纳米气泡收缩炸裂过程如图2所示。微纳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自身增压溶解、表面带电、气体溶解率高、可激发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等特性,可降解水中正常条件下难以氧化分解的污染物,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3、目前已经有纳米粒子臭氧机用于水质净化,但具体如何优化净化工艺,提高直饮水净化质量,却并没有系统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p>2、以市政水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和第二微纳米臭氧气泡均通过臭氧微纳米气泡机生成,通过气泵加压后,再经加压喷头喷出,加压喷头可调整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和第二微纳米气泡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实时调整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的孔径,具体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定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最优孔径,具体方法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和第二微纳米臭氧气泡均通过臭氧微纳米气泡机生成,通过气泵加压后,再经加压喷头喷出,加压喷头可调整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和第二微纳米气泡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实时调整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的孔径,具体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定第一微纳米臭氧气泡最优孔径,具体方法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直饮水的纳米离子臭氧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混合水基准制备速度,具体方法如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丹傅盈钞向毕城马志伟姜源尹振渝孙晔李宜志王成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分质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