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布料,具体为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
技术介绍
1、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但是现有的针织布透气透湿效果一般,在身体出汗时,汗水和气流无法快速的穿过针织布,降低身体的透气,影响汗水的蒸发,使得针织布会因为汗水紧贴在身体上,降低使用者的舒适性。
2、因此设计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包括主纱料本体,所述主纱料本体由透气纱线和吸湿纱线编制而成,所述透气纱线由透气纤维一纱、透气纤维二纱和透气纤维三纱所构成,所述吸湿纱线由吸湿纤维一纱、吸湿纤维二纱和吸湿纤维三纱所构成。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气纱线和吸湿纱线之间分别使用单支纱线呈十字状相互错位编织连接,且经纬纱至少隔三根纱线交织一次。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气纤维一纱、透气纤维二纱和透气纤维三纱之间呈麻花状结构相互捻合设计。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湿纤维一纱、吸湿纤维二纱和吸湿纤维三纱之间呈麻花状结构相互捻合设计。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气纤维一纱采用纯丝纤维,所述透气纤维二纱采用蚕丝棉纤维,所述透气纤维三纱采用亚麻纤维。
8、作为本技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将透气纱线和吸湿纱线呈十字状相互错位编织成主纱料本体,再将主纱料本体通过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的织法编织成透气吸湿针织布,此透气吸湿针织布具有良好的透气吸汗性能,吸湿纤维一纱采用竹纤维,在吸湿的特性上还具有抗霉的优点,吸湿纤维二纱采用尼龙纤维,具有吸汗易干的优势,吸湿纤维三纱采用麻纤维,具备很好的透气性能,汗液被汲取后可以很快被蒸发;而透气纤维一纱采用纯丝纤维,具有出色的透气性和吸湿性,非常舒适,透气纤维二纱采用蚕丝棉纤维,蚕丝棉是丝和棉的混纺面料,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透气纤维三纱采用亚麻纤维,亚麻也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出色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它能够让空气流动并吸收体表的汗水,使皮肤保持凉爽和舒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包括主纱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纱料本体(1)由透气纱线(2)和吸湿纱线(3)编制而成,所述透气纱线(2)由透气纤维一纱(201)、透气纤维二纱(202)和透气纤维三纱(203)所构成,所述吸湿纱线(3)由吸湿纤维一纱(301)、吸湿纤维二纱(302)和吸湿纤维三纱(303)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纱线(2)和吸湿纱线(3)之间分别使用单支纱线呈十字状相互错位编织连接,且经纬纱至少隔三根纱线交织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纤维一纱(201)、透气纤维二纱(202)和透气纤维三纱(203)之间呈麻花状结构相互捻合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纤维一纱(301)、吸湿纤维二纱(302)和吸湿纤维三纱(303)之间呈麻花状结构相互捻合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纤维一纱(201)采用纯丝纤维,所述透气纤维二纱(202)采用蚕丝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纤维一纱(301)采用竹纤维,所述吸湿纤维二纱(302)采用尼龙纤维,所述吸湿纤维三纱(303)采用麻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包括主纱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纱料本体(1)由透气纱线(2)和吸湿纱线(3)编制而成,所述透气纱线(2)由透气纤维一纱(201)、透气纤维二纱(202)和透气纤维三纱(203)所构成,所述吸湿纱线(3)由吸湿纤维一纱(301)、吸湿纤维二纱(302)和吸湿纤维三纱(303)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纱线(2)和吸湿纱线(3)之间分别使用单支纱线呈十字状相互错位编织连接,且经纬纱至少隔三根纱线交织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吸湿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纤维一纱(201)、透气纤维二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智武,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海信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