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复合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复合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75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可食用膜,以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黑莓花色苷和茶多酚为原料,配置复合成膜液制备而成;复合成膜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g/100ml~1.5g/100m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75g/100ml~1.25g/100ml,黑莓花色苷的浓度为0.005g/100ml~0.02g/100ml,茶多酚的浓度为0.05g/100ml~0.15g/100ml。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CS/CMC/BA/TP复合可食用膜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及抑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肉品保鲜的可食用膜。


技术介绍

1、目前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等合成塑料常用于食品包括肉制品包装保鲜,然而塑料包装薄膜不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可食用膜因其天然、生物可降解、无毒、无污染等特点而备受瞩目,与传统的合成包装材料相比,可食用膜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屏障性能,还能够在肉品保鲜中,提供抗氧化和抗菌保护,延长肉品的保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的可食用膜,通过添加植物提取物等活性成分以提高其保鲜活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复合可食用膜,以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黑莓花色苷和茶多酚为原料,配置复合成膜液制备而成;复合成膜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g/100ml~1.5g/100m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75g/100ml~1.25g/100ml,黑莓花色苷的浓度为0.005g/100ml~0.02g/100ml,茶多酚的浓度为0.05g/100ml~0.15g/100ml。

4、进一步的,黑莓花色苷采用以下方法制备:黑莓匀浆处理,使用含0.1%甲酸的70%乙醇超声提取。将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离心,上清液用大孔树脂纯化。纯水洗脱除杂,再用含0.1%甲酸的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黑莓花色苷。

5、在部分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复合成膜液中黑莓花色苷(以下简称ba)的浓度为0.01g/100ml。

6、在部分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复合成膜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以下简称cmc-na)的浓度为1.0g/100ml。

7、在部分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复合成膜液中壳聚糖(以下简称cs)的浓度为1.25g/100ml。

8、在部分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复合成膜液中茶多酚(以下简称tp)的浓度为0.15g/100ml。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复合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壳聚糖溶解于1%的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获得cs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搅拌充分溶解,获得cmc溶液;将cs溶液与cmc溶液等体积混合,并调节ph至1.8~2.0,获得cs/cmc成膜液;

11、(2)向cs/cmc成膜液中加入黑莓花色苷和茶多酚,并添加甘油作为增塑剂,搅拌均匀获得cs/cmc/ba/tp复合成膜液;所述cs/cmc/ba/tp复合成膜液中甘油的浓度为0.1g/100ml;

12、(3)将cs/cmc/ba/tp复合成膜液放入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型,干燥后获得cs/cmc/ba/tp共混膜,放入相对湿度为50±1%的恒湿箱中平衡48h,即得所述复合可食用膜。

13、进一步的,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于蒸馏水时,于45℃加热搅拌;所述步骤(3)中cs/cmc/ba/tp复合成膜液于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型后,于烘箱中30℃干燥24h。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复合可食用膜在肉品保鲜上的应用。

15、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本专利技术以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膜基质,以可食用膜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抑菌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添加活性物质的研究,筛选出具有良好性能的组分及配比。

17、本专利技术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于成膜基质中添加活性成分ba和tp后,两者在提高可食用膜机械性能、光阻隔性能、抑菌活性、共混膜相容性、抑制ph值的增长能力、对肉品脂质氧化进程的抑制作用等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

18、本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cs/cmc/ba/tp复合可食用膜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及抑菌性能,将其应用于冷却牛肉的保鲜研究,通过测定冷却牛肉的色泽、ph、tbars、tvb-n、tvc等指标,进一步验证了具备本专利技术原料配比的cs/cmc/ba/tp可食用膜在冷却肉中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为冷却肉活性可食用膜保鲜技术提供了实验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可食用膜以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黑莓花色苷和茶多酚为原料,配置复合成膜液后制备而成;所述复合成膜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g/100ml~1.5g/100m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75g/100ml~1.25g/100ml,黑莓花色苷的浓度为0.005g/100ml~0.02g/100ml,茶多酚的浓度为0.05g/100ml~0.15g/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莓花色苷采用以下方法制备:黑莓匀浆处理,使用含0.1%甲酸的70%乙醇超声提取;将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离心,上清液用大孔树脂纯化;纯水洗脱除杂,再用含0.1%甲酸的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所述黑莓花色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成膜液中黑莓花色苷的浓度为0.01g/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成膜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0g/100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成膜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25g/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成膜液中茶多酚的浓度为0.15g/100ml。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复合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于蒸馏水时,于45℃加热搅拌;所述步骤(3)中CS/CMC/BA/TP复合成膜液于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型后,于烘箱中30℃干燥24h。

9.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复合可食用膜在肉品保鲜上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可食用膜以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黑莓花色苷和茶多酚为原料,配置复合成膜液后制备而成;所述复合成膜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g/100ml~1.5g/100m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75g/100ml~1.25g/100ml,黑莓花色苷的浓度为0.005g/100ml~0.02g/100ml,茶多酚的浓度为0.05g/100ml~0.15g/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莓花色苷采用以下方法制备:黑莓匀浆处理,使用含0.1%甲酸的70%乙醇超声提取;将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离心,上清液用大孔树脂纯化;纯水洗脱除杂,再用含0.1%甲酸的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所述黑莓花色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成膜液中黑莓花色苷的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寒孟秀花陈瀚赵慧芳丁晓琴简暾昱陈剑李维林盖亚男童贝牛冠婷刘艳任冰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