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相变阻燃导热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40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阻燃导热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作用下,将脂肪醇和3‑羟基苯基磷酰丙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磷酰丙酸酯;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添加至磷酰丙酸酯分散液中进行反应,得到磷酸丙酰酯/氢氧化镁悬浮液,再经过滤、洗涤、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含磷元素的有机相变材料作为芯材并采用氢氧化镁作为外壳,能够提升微胶囊的导热性能;此外,芯材在燃烧时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并加速脱水作用,氢氧化镁外壳在受热时分解会吸收大量热量,同时分解会产生水和氧化镁;水分能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使其燃烧不充分,而氧化镁附着于燃烧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两者协同作用下,能够提升微胶囊的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相变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相变阻燃导热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相变材料具有许多优势,比如稳定的相变行为、窄的相变温度范围和高的热储存密度,因此可以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太阳能储存领域、纺织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和微电子领域等等。通过封装技术将相变材料微囊化,既能够储存相变材料的能量,又能够解决相变材料在加热时的液体泄露问题。常用的微囊化技术有原位聚合、界面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和溶胶凝胶法等等。可以根据需要的性能来选用不同的材料作为外壳包裹相变材料。不过,由于相变核心材料和外壳大多数都为有机物,大部分微胶囊都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导热系数低;(2)易燃。其中,导热系数低会降低热量透过外壳的传输效率和相应速度,影响其使用性能。而易燃会影响微胶囊在高温下的使用和加重微胶囊在实际应用中的火灾问题。

2、中国专利cn 105542721a公开了一种阻燃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向相变材料中添加阻燃剂氯化石蜡制备了阻燃相变微胶囊。但该专利只解决了微胶囊的易燃问题,并没有解决导热性能差的问题。中国专利cn 110484212a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阻燃导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和3-羟基苯基磷酰丙酸的摩尔比为(1.5~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选自1-十二醇、1-十三醇、1-十四醇、1-十五醇、1-十六醇、1-十七醇、1-十八醇、1-十九醇、1-二十醇、1-二十一醇、1-二十二醇、1-二十三醇、1-二十四醇、1-二十五醇、1-二十六醇、1-二十七醇、1-二十八醇、1-二十九醇和1-三十醇中的至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阻燃导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和3-羟基苯基磷酰丙酸的摩尔比为(1.5~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选自1-十二醇、1-十三醇、1-十四醇、1-十五醇、1-十六醇、1-十七醇、1-十八醇、1-十九醇、1-二十醇、1-二十一醇、1-二十二醇、1-二十三醇、1-二十四醇、1-二十五醇、1-二十六醇、1-二十七醇、1-二十八醇、1-二十九醇和1-三十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添加量为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才登徐志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