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革专利>正文

数字式无线远传阀控燃气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364 阅读:6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数字式无线远传阀控燃气表是由燃气表基表、燃气表控制部分组成,燃气表基表由电机阀、基表罩、磁体、主转轴、支架组件、出气接口组成,燃气表控制部分由表外壳、观察窗、控制板、显示屏、电池仓、磁敏传感器和天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家用燃气的使用、控制和管理。磁敏传感器处于交变磁场中产生电信号,通过单片机处理后输送给显示屏直接显示通过该燃气表的气体流量,然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发送接收数据信号,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管理部门对用户用气情况及缴费状况进行合理的管理,达到用户用气方便,管理部门管理便捷的目的,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消费水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用计量燃气仪表,尤其是一种可将燃气量变换成电信号进行数字显示、计量储存并进行远距离传输控制的燃气仪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传统的户用计量燃气仪表机械式结构存在1、多级齿轮传动灵敏度低; 2、表内到表外的机械传动中,采用磁耦合传动,安全性低;3、表体内气室输出轴带动一系列 轮系转动,计量数值由表盘上的机械计数轮显示,示值误差大;4、计量数值不能进行远距离 传输,燃气主管部门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抄表、收费定期结算的管理模式,经常出现用气收费 困难、纠纷、欠费等问题,人工抄表 一 计费 一 收费 一 催费管理模式,只能适应城市人口相 对较少的情况,而随着城市人口及高层建筑的增加,人工抄表工作量日益增大,管理费用逐 步增加,易出现漏抄、少抄或欠费等现象,已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同时表现出管理效率低,社 会效益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专利技术一种数字式无线远传燃气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 缺点以及给用户和供气管理部门带来的各种不便和弊端。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中由支 架组件1、电机阀2、主转轴3、基表罩4、磁体5、出气接口 7组成燃气表基表A,其特征在于, 基表罩4内设有支架组件l,支架组件1上装有可旋转的主转轴3,主转轴3的顶部装有可 随主转轴3旋转的磁体5,出气接口 7在燃气表基表A的顶部右侧,出气接口 7内端装有电 机阀2 ;燃气表控制部分B固定在燃气表基表A的前面,它由表磁敏传感器6、天线8、控制板 9、显示屏10、观察窗11、表外壳12和电池仓13组成,其特征在于,磁敏传感器6位于基表 内磁体5的上方,控制板9上装有显示屏10其组成部分位于表外壳8前端,通过观察窗11 观察显示屏10中的数据,控制板9的下方是电池仓13,在燃气表控制部分B的内部一侧装 有天线8,磁敏传感器6、天线8、控制板9、显示屏10、观察窗11、电池仓13均装在表外壳12 内;为实现无线远距离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单片机430F123分别与振荡电路20、信号采 集电路14、报警电路17、无线传输模块18、开关阀电路16、供电电源电路15等部分相连接, 天线电路19与无线传输模块18相接,见图3,其中报警电路由电阻R21、三极管Q6和蜂鸣 器LS1组成;信号采集电路由干簧管G1、G2、电阻R1、R2、R22、R23和电容C1、C2组成;供电 电源电路由J4、电压调节器Ul HT7133-1、电阻R3、R6、R7、电容C6、C8、二极管D1、D2、D3、电 容E1、E2组成;无线传输模块由Sl ICFSK、电阻R8、R13、R14、R15、R16、电容E3、E4、三极管 N7、 P3组成;开关阀电路由三极管Ql、 Q2、 Q4、 Q5、 Q7、 Q8、电阻R4、 R5、 R19、 R20、电容C5、稳 压二极管DW1、DW2、电机阀J6 DJF组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无线远传燃 气表采用干簧管作为脉冲采样方式采集用户用气情况并经无线采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 将此数据传送到物业管理部门的操作主机上,以利于管理部门及时准确的了解用户用气、3缴费情况。物业管理部门通过无线方式将采集器中控制数据信号送入无线燃气表单片机, 从而使单片机在振荡电路的支持下,通过解密处理,进行相应的开阀动作,使用户能正常用 气。另外无线燃气表通过自身计数器显示用户的当前累计用气量;若用户未能及时缴费,物 业管理部门将相应数据经采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送入燃气表的单片机,单片机在振荡电 路的支持下进行关阀报警动作。当用户进行强磁干扰等非法操作时,通过信号采集电路将 用户的非法数据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后将会启动报警电路并进行报警关阀动作,同时, 此非法数据将会通过采集器由无线方式回传给物业管理部门主机。当无线远传燃气表电池 电量不足时,会发出报警提醒用户更换电池,同时此信息还通过采集器由无线方式上传到 物业管理部门主机上。当用户更换电池后,方可正常用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磁性感应信号传感器替代了原有的齿轮系统,避 免了机械齿轮系统产生的磨擦,提高了燃气表精度及灵敏度;采用磁体与磁感应器来传递 气体流量信号,实现了表内外部的完全隔离,提高了燃气表密封安全性;采用无线传输模块 进行数据信息的无线传输,使用户用气更方便,管理部门更有效、快速的掌握用户用气状况 及缴费情况。从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产品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组件,2.电机阀,3.主转轴,4.基表罩,5.磁体,6.磁敏传感器,7.出 气接口,8.天线,9.控制板,IO.显示屏,ll.观察窗,12.表外壳,13.电池仓,14.信号采集 电路,15.供电电源电路,16.开关阀电路,17.报警电路,18.无线传输模块,19.天线电路, 20.振荡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燃气表基表A,燃气表基表A内设有支架组件l,支架 组件1装有可旋转的主转轴3,主转轴3的顶部装有可随主转轴3旋转的磁体5,燃气表基 表A外部磁体5上方装有磁敏传感器6,磁敏传感器6应尽量靠近磁体5,以便使磁敏传感 器6处于磁体5产生的交变磁场中,产生了频率与气体流量成正比的电信号,磁敏传感器6 的电信号通过单片机U1处理和运算后输送给位于控制板9上的显示屏IO,在显示屏10上 直接显示通过该燃气表的气体流量。 图3中,单片机的2脚为电源脚,4脚接地,5、6脚与晶振Yl相连,单片机7脚通过 电阻Rll与单片机2脚相连接并接于电压调节器U1HT7133-1的3脚3. 3V电源端,单片机 8脚通过电阻R21与三极管Q6基极相连,三极管Q6发射极同时与Q7、 Q8、 N7的发射极、Sl ICFSK的1脚连到电源J4的1脚负极端,Q6集电极与蜂鸣器LSI的1脚相连,同时LSI的2 脚经二极管D3负极-正极连到电源J4的2脚正极端。单片机的23、24脚分别经电阻R23、 R2、R22、R1、干簧管G2、G1,电容C2、C1接于地。单片机的15、 16、 18脚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 SI ICFSK的2、6、5脚相连,SI ICFSK的6、7脚分别通过电阻R8、 R16与电源相连,同时Sl 的7脚通过极性电容E3与电源连接。Sl的4脚经极性电容E4与地连接同时与三极管P3的集电极相连,P3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14、R15与三极管N7的集电极 相连,同时N7基极通过R13与单片机的17脚连接,单片机的19脚与供电电源电路中电阻 R6、R7、电容C8相接,单片机的9、 10脚分别与开关阀电路中的0PEN、CL0SE脚相连接。当开 阀时J4通过二极管D3给开关阀电路提供开阀电源,此时三极管Q1、Q4、Q7导通,三极管Q7 集电极为低电平,Ql集电极为高电平,即电机阀J6的2脚为低电平,1脚为高电平,通过稳 压二极管DW1、 DW2、电容C5使电机阀执行开阀动作,反之,J4通过二极管D2给开关阀电路 提供关阀电源,此时三极管Q2、 Q5、 Q8导通,Q2集电极为高电平,Q8集电极为低电平,即J6 的2脚为高电平,1脚为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单片机组成的数字式无线远传阀控燃气表,由支架组件(1)、电机阀(2)、主转轴(3)、基表罩(4)、磁体(5)、磁敏传感器(6)、出气接口(7)、天线(8)、控制板(9)、显示屏(10)、观察窗(11)、表外壳(12)、电池仓(13)、信号采集电路(14)、供电电源电路(15)、开关阀电路(16)、报警电路(17)、无线传输模块(18)、天线电路(19)振荡电路(20)组成,其中支架组件(1)、电机阀(2)、主转轴(3)、基表罩(4)、磁体(5)和出气接口(7)组成燃气表基表(A),燃气表控制部分(B)由表外壳(12)、观察窗(11)、控制板(9)、显示屏(10)、电池仓(13)、磁敏传感器(6)和天线(8)组成,其特征在于,基表罩(4)内设有支架组件(1),支架组件(1)装有可旋转的主转轴(3),主转轴(3)的顶部装有可随主转轴(3)旋转的磁体(5),出气接口(7)在燃气表基表(A)的顶部右侧,出气接口(7)内端装有电机阀(2),燃气表控制部分(B)固定在燃气表基表(A)的前面,磁敏传感器(6)位于燃气表基表(A)内磁体(5)的上方,控制板(9)上装有显示屏(10),通过观察窗(11)观察显示屏(10)中的数据,控制板(9)的下方是电池仓(13),在燃气表控制部分(B)的内部一侧装有天线(8),控制板(9)、电池仓(13)、磁敏传感器(6)、观察窗(11)、天线(8)、显示屏(10)均装在表外壳(12)内;控制板(9)中的单片机分别与振荡电路(20)、信号采集电路(14)、报警电路(17)、无线传输模块(18)、开关阀电路(16)、供电电源电路(15)等部分相连接,天线电路(19)与无线传输模块(18)相接,实现无线远距离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革耿哲张令薛增宝任国贤亓恒忠朱星光
申请(专利权)人:庄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