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705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包括储罐、低温液体供给单元、换热单元和防超压单元。低温液体供给单元包括低温液体储罐。换热单元设置于储罐内部并位于储罐的气相空间中,换热单元的进液口与低温液体储罐的液相空间连通。防超压单元用于检测储罐内的压力,并根据储罐内的压力变化调节低温液体供给单元向换热单元供应的低温液体量。由于换热单元安装于储罐内部,经换热后重新液化的液体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流至储罐的液相空间。因此无需设计蒸发气体引出管路和液体回流管路简化了系统结构,极大节约了成本。通过防超压单元可以调节换热单元换热能力,以调整储罐内的压力,防止储罐超压,提高系统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深冷液体储存,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能源供应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lng的储存过程中,由于储罐内部温度差异和外界热量的渗入,会产生一定量的蒸发气体(bog)。bog的产生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可能对储罐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因此,如何实现bog的高效液化回收及储罐的安全运行,成为lng储存与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传统的bog液化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储罐产生的bog直接经低温压缩机增压后进入再冷凝器进行冷却液化。然而,这种方法由于需配备大型进口低温压缩机以及再冷凝设备,存在能耗高、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大等问题。此外,对于大型储罐,由于其储存量大、bog产生量多的特点,传统的液化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下,运行可靠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为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防超压单元和所述低温液体供给单元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防超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低温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换热单元供应的低温液体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超压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液体供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低温液体储罐外侧的自增压器,所述自增压器的进液口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防超压单元和所述低温液体供给单元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防超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低温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换热单元供应的低温液体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超压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液体供给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低温液体储罐外侧的自增压器,所述自增压器的进液口与所述低温液体储罐的液相空间连通,所述自增压器的出气口与所述低温液体储罐的气相空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容器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增压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以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而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浩浩刘芳杏刘锦王盼蒋孙建肖学文江帆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