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工程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
技术介绍
1、在国内电力工程设计中,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等场站采用避雷针进行防直击雷保护,通常按国家标准gb50064中“折线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人工计算,并在cad中进行人工绘制避雷针防雷保护范围的方式,完成具体工程中的避雷针相关计算和绘图。然而,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和绘制方式较为费时费事,当避雷针数量多且布置方案发生多次变化时,工作的烦琐性更为突显。
2、相关技术中,可以利用三维模型构建变电站及避雷针防雷保护模型,根据配电装置布置形式选择动态防雷校验模式,完成防雷动态校验,也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取两等高避雷针间保护范围最小宽度,实现保护范围的计算和校验。
3、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需要反复进行几何解析计算,容易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且保护范围小值需人工查图取值,多避雷针联合保护计算时,增加出错风险,容易导致安全隐患,降低防雷保护计算的效率和可靠性,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避雷针组中部分或者所有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N阶线性方程组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保护范围宽度的计算公式为:
6.一种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避雷针组中部分或者所有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n阶线性方程组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保护范围宽度的计算公式为:
6.一种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部云,田军,赵钢超,齐洪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