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74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中心端子、外端子、绝缘子及向后延伸出绝缘座体的线缆,所述中心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中心接触部及位于后端的中心连接部,所述外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外接触部及位于后端的外连接部,所述线缆包括导体、包裹导体的绝缘体、绝缘外皮及介于绝缘体和绝缘外皮之间的金属编织层,所述中心连接部与导体连接,所述外连接部与编织层连接。所述外端子包括套接在一起的前端子和后端子,所述前端子和后端子分别由抽引成型工艺制成,形成无缝隙连接的中空筒状结构,提高前端子与后端子的外形精度和稳定性,并且增加前、后端子的结构强度,解决了冲压圆环结构合缝线处射频泄露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外端子的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自动驾驶等级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车载rf(射频)互连系统需要更多的传输通道和更高频率,传统的汽车“fakra”互连系统基于尺寸和频率范围的限制已不能再满足未来要求,例如汽车360环视、疲劳驾驶、5g通讯、gps,车机通信会使整车的rf(射频)互连系统达到10路以上,使用传统的汽车“fakra”互连系统会占用更多空间已经需要更高的成本;故而需要开发一种频率更高,体积更小,更便于模块化组装和批量生产的小型同轴接触组件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

2、现有线缆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子、中心端子、外端子及线缆等,中心端子插入固定于绝缘子上,外端子套设于绝缘子上,绝缘子将中心端子和外端子绝缘隔断,外端子采用冲压圆环结构,产品外形尺寸公差较大,造成使用过程中出现与对接连接器无法正常配合,另外,冲压圆环合缝线处具有射频泄露缺陷。

3、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缆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中心端子、外端子、绝缘子及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线缆,所述中心端子插入固定于所述绝缘子中,所述中心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中心接触部及位于后端的中心连接部,所述外端子套设于所述绝缘子外侧,所述绝缘子绝缘隔断所述中心端子和所述外端子,所述外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包括位于前端的外接触部及位于后端的外连接部,所述线缆包括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绝缘体、绝缘外皮及介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绝缘外皮之间的金属编织层,所述中心连接部与所述导体连接,所述外连接部与所述编织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包括套接在一起的前端子和后端子,所述前端子和所述后端子分别由抽引成型工艺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中心端子、外端子、绝缘子及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线缆,所述中心端子插入固定于所述绝缘子中,所述中心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中心接触部及位于后端的中心连接部,所述外端子套设于所述绝缘子外侧,所述绝缘子绝缘隔断所述中心端子和所述外端子,所述外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内且包括位于前端的外接触部及位于后端的外连接部,所述线缆包括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绝缘体、绝缘外皮及介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绝缘外皮之间的金属编织层,所述中心连接部与所述导体连接,所述外连接部与所述编织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包括套接在一起的前端子和后端子,所述前端子和所述后端子分别由抽引成型工艺制成,形成无缝隙连接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绝缘子安置于所述前端子的中空筒状结构内,且所述后端子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外侧支撑于所述绝缘座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子和所述后端子通过激光或电阻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所述外接触部及从所述外接触部向后延伸的前套接部,所述后端子包括后套接部及从所述后套接部向后延伸的所述外连接部,所述前套接部和所述后套接部前后插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套接部设有前通孔,所述外连接部设有后通孔,所述前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后通孔的内径,所述前套接部插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涛戴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