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671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该屋面构造包括:横横跨固定在两道基础构件之间且呈中部水平两端部倾斜的鱼骨式底部骨架,由多段下脊骨拼接呈菱形网格状,每个菱形单元格内均连接有一底骨,底骨沿两道基础构件连线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菱形单元格的一对角之间;与底部骨架形状相适配的顶部骨架,由多段可供玻璃面板固定的上脊骨拼接而成;支撑组件,包括分布连接于底部骨架和顶部骨架之间的若干支撑座;拉索网,包括交叉拉结于底部骨架下方的若干拉索;立杆组件,包括若干立杆,立杆的下端连接有供两根拉索错位交叉穿设的穿索柱,立杆的上端铰接于底部骨架;屋面板,包括若干玻璃面板,用于装设在顶部骨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造型更突出,具有视觉冲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各类新颖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建筑从以往的安全、适用、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的同时,企业、人民日益对建筑物美观、独立、标志性的要求更加苛求。带有中庭、场馆、大厅采光顶的医院、学校、商场等建筑里,是展示室内设计、建造亮点的主要部位。但目前的建筑内的采光顶几乎都是桁架、网架等结构,虽然结构强度高,但是造型“千篇一律”,形式较为单一,人们开始进入视觉疲劳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造型更突出,具有视觉冲击效果,解决了人们进入视觉疲劳期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包括:

3、横跨固定在两道基础构件之间且整体呈中部水平两端部倾斜的鱼骨式底部骨架,由多段下脊骨拼接呈菱形网格状,每个菱形单元格内均连接有一底骨,所述底骨沿两道所述基础构件连线方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菱形单元格的一对角之间;

4、与所述底部骨架形状相适配的顶部骨架,由多段可供玻璃面板固定的上脊骨拼接而成;

5、支撑组件,包括分布连接于所述底部骨架和所述顶部骨架之间的若干支撑座;

6、拉索网,包括交叉拉结于所述底部骨架下方的若干拉索;

7、立杆组件,包括若干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连接有供两根拉索错位交叉穿设的穿索柱,所述立杆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底部骨架;

8、屋面板,包括若干玻璃面板,用于装设在所述顶部骨架上。

9、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部骨架由横跨两道基础构件之间的若干骨架单元拼接而成,每个所述骨架单元均包括分别由两段所述下脊骨拼接而成的第一v型骨单元、倒v型骨单元和第二v型骨单元;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与第一道基础构件固定,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与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对接固定,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与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对接固定,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与第二道基础构件固定;其中,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自顶角端至开口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自开口端至顶角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骨固定至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和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之间,或固定至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和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之间。

10、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部骨架还包括用于实现两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若干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实现四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若干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道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道基础构件上均预埋有供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所述底部骨架固定的若干预埋件。

11、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悬挑板,对应的两段下脊骨聚拢固定于所述悬挑板的两侧板面上,两侧板面上还固定有用于承托并加固对应所述下脊骨的肋板。

12、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杆组件的若干所述立杆一一正对地设置在若干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供对应所述立杆的上端铰接的铰接孔。

13、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若干所述拉索分成两组,且两组拉索分别沿平行于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两段下脊骨的投影方向延伸,每根所述拉索均贯穿两个所述穿索柱且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

14、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板、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板的两侧表面的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将所述横板的两侧表面分成分别供四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四个固定面,所述横板的底部对应于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位置向下延伸并形成供所述立杆的上端铰接的耳板。

15、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底骨的端部固定有第三连接件,所述底骨的端部沿轴向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卡设并固定于所述卡槽的蝙蝠板、骑跨并固定于所述底骨和所述蝙蝠板顶部的燕形板,所述蝙蝠板的两侧和所述燕形板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至相邻两段所述下脊骨的相对内侧。

16、本专利技术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若干玻璃面板包括若干钢化玻璃面板和若干彩釉玻璃面板,且若干钢化玻璃面板和若干彩釉玻璃面板交替布设在所述顶部骨架上。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18、提供若干段下脊骨,拼接形成底部骨架;

19、提供若干立杆,并分布铰接于所述底部骨架下方;

20、提供若干拉索,使若干拉索交叉拉结于所述底部骨架的下方,且每两根交叉的拉索通过错位穿设于同一立杆下端的穿索柱实现交叉;

21、进行拉索张拉;

22、于所述底部骨架上安装支撑组件;

23、提供若干段上脊骨,并拼接成顶部骨架,且在拼接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进行支撑固定;

24、提供若干玻璃面板,将若干玻璃面板装设在所述顶部骨架上以形成屋面板。

25、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26、1、通过底部骨架和顶部骨架配合的造型设计,使得光通过屋面构造时需经多次折射至室内,形成更大的照射角度,更有利于采光。

27、2、通过底骨和菱形单元格的配合设计,使得屋面构造形成若干v型的凹处,进而可形成多条排水路线,有利于排水、清理、维护。

28、3、通过立杆组件和拉索网的预应力拉结共同实现对上部结构的支撑,更有效的提高了屋面构造的结构强度,且在屋面构造受力时能够通过拉索网的形变进行卸载,防止屋面构造受到损坏。

29、4、通过将拉索网与底部骨架连接,将玻璃面板安装在顶部骨架上,使得在拉索网受力形变时不会冲击破坏玻璃面板。

30、5、钢化玻璃与彩釉玻璃交替布设,提高了视觉冲击,且使室内的光线更加柔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骨架由横跨两道基础构件之间的若干骨架单元拼接而成,每个所述骨架单元均包括分别由两段所述下脊骨拼接而成的第一V型骨单元、倒V型骨单元和第二V型骨单元;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与第一道基础构件固定,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与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对接固定,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与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对接固定,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与第二道基础构件固定;其中,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自顶角端至开口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自开口端至顶角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骨固定至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和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之间,或固定至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和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骨架还包括用于实现两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若干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实现四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若干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道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道基础构件上均预埋有供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所述底部骨架固定的若干预埋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悬挑板,对应的两段下脊骨聚拢固定于所述悬挑板的两侧板面上,两侧板面上还固定有用于承托并加固对应所述下脊骨的肋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组件的若干所述立杆一一正对地设置在若干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供对应所述立杆的上端铰接的铰接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拉索分成两组,且两组拉索分别沿平行于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两段下脊骨的投影方向延伸,每根所述拉索均贯穿两个所述穿索柱且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板、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板的两侧表面的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将所述横板的两侧表面分成分别供四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四个固定面,所述横板的底部对应于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位置向下延伸并形成供所述立杆的上端铰接的耳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底骨的端部固定有第三连接件,所述底骨的端部沿轴向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卡设并固定于所述卡槽的蝙蝠板、骑跨并固定于所述底骨和所述蝙蝠板顶部的燕形板,所述蝙蝠板的两侧和所述燕形板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至相邻两段所述下脊骨的相对内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若干玻璃面板包括若干钢化玻璃面板和若干彩釉玻璃面板,且若干钢化玻璃面板和若干彩釉玻璃面板交替布设在所述顶部骨架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骨架由横跨两道基础构件之间的若干骨架单元拼接而成,每个所述骨架单元均包括分别由两段所述下脊骨拼接而成的第一v型骨单元、倒v型骨单元和第二v型骨单元;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与第一道基础构件固定,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与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对接固定,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与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对接固定,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开口端与第二道基础构件固定;其中,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自顶角端至开口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自开口端至顶角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骨固定至所述第一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和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之间,或固定至所述第二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和所述倒v型骨单元的顶角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骨架还包括用于实现两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若干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实现四段下脊骨聚拢固定的若干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道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道基础构件上均预埋有供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所述底部骨架固定的若干预埋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鱼骨对冲式采光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悬挑板,对应的两段下脊骨聚拢固定于所述悬挑板的两侧板面上,两侧板面上还固定有用于承托并加固对应所述下脊骨的肋板。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龚琦廖兵白羽张浩天姜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