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
技术介绍
1、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同时由于防护服大多较为闷热,通风防护服便应运而生,通过通风机构使得防护服内通风透气,使穿戴者保持舒适。
2、现有的,防护服用通风机构一般包括通风壳体以及通风壳体内设有的通风扇,通过启动通风扇,通风扇抽动空气通过通风壳体的进气口进入通风壳体内,并通过通风壳体内的过滤板对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杂质进入防护服内,过滤后的空气通过通风壳体的出气口吹向防护服内,从而使防护服内通风透气,但是,通风壳体内的过滤板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过滤的灰尘以及颗粒杂质容易堆积在过滤网表面而影响过滤效果,因此,需要经常拆开通风壳体来对过滤板进行清理维护,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上通风机构的过滤网清洗过程繁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服,包括:
3、防护服本体;
4、通风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上,包括:
5、通风箱,具有通风道以及位于所述通风道相对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叶片;
6、通风扇,通过第一驱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风道中,且送风方向朝向所述出风口;
7、过滤板,
8、清洁结构,包括刷体和收集盒,所述刷体通过第二驱动件转动设置在过滤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刷体的刷毛与所述过滤板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端面接触,所述收集盒可拆卸地设置所述通风箱的底部,所述收集盒的开口朝向所述刷毛。
9、可选地,所述通风箱的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通风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与所述通风道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过滤板从所述通槽伸入所述通风道并与所述通风道的内壁相抵。
10、可选地,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通风扇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刷体位于所述通风扇与所述过滤板之间。
11、可选地,所述通风道内设置有第一通风板,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板上;所述通风道内设置有第二通风板,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板上;在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风板、第二通风板和所述过滤板依次间隔排布。
12、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把手,设置在所述过滤板的顶部;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通风箱的外壁;卡锁组件,设置在所述把手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13、可选地,所述卡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把手侧壁上的卡孔,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卡杆。
14、可选地,所述通风箱底部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开口正对所述刷体,所述收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开槽中。
15、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由所述通风箱的顶部向靠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风箱的底部。
16、可选地,若干个所述调节叶片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沿所述开口的边沿间隔布置,若干个所述调节叶片的另一端位于通风道内并分别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在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通风箱的侧壁开设有允许所述调节杆伸出的条形槽。
17、可选地,所述通风箱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后侧,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前侧设置有透气层。
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通风过滤结构和清洗结构。通风过滤结构设置在防护服本体上,包括:通风箱、通风扇和过滤板。通风箱具有通风道以及位于通风道相对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防护服本体的内部连通,进风口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叶片。通风扇通过第一驱动件转动设置在通风道中,且送风方向朝向出风口。过滤板通过安装结构可拆卸地设置在通风道中。清洁结构包括刷体和收集盒,刷体通过第二驱动件转动设置在过滤板朝向进风口的一侧,刷体的刷毛与过滤板朝向进风口一侧的端面接触,收集盒可拆卸地设置通风箱的底部,收集盒的开口朝向刷毛。
20、防护服本体可以为医务人员以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能够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清洁。通风过滤结构设置防护服本体上,能够通过通风道、进风口、出风口及通风扇的配合向防护服本体内送风,若干个调节叶片可以用于封堵进风口或者改变空气进入进风口后的流动方向。
21、在第一驱动件驱动通风扇工作的过程中,过滤板可以对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被阻挡的粉尘或其他杂质会落在过滤板下方,第二驱动件可带动刷体工作,刷体的刷毛可以将附着在过滤板上的粉尘及其他杂质剥离至落在刷毛的下方,从而避免过滤板被堵塞,从而避免人员长时间穿着医用防护服而感觉到气闷,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感。位于刷毛下方的收集盒可以容纳粉尘及其他杂质,以便于后续将过滤下来的灰尘及其他杂质进行集中处理。如此设置,提高了医用防护服的可舒适穿着时间,也降低了过滤板的清洁难度,无需手动清洁或拆卸更换过滤板,同时还便于收集和清理过滤下来的灰尘及杂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1)的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通风道(10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与所述通风道(101)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过滤板(5)从所述通槽伸入所述通风道(101)并与所述通风道(101)的内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5)位于所述通风扇(20)与所述出风口(3)之间,所述刷体(8)位于所述通风扇(20)与所述过滤板(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101)内设置有第一通风板(19),所述第一驱动件(20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板(19)上;所述通风道(101)内设置有第二通风板(6),所述第二驱动件(7)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板(6)上;在从所述进风口(2)到所述出风口(3)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风板(19)、第二通风板(6)和所述过滤板(5)依次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把手(33),设置在所述过滤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组件(32)包括设置在所述把手(33)侧壁上的卡孔(18),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1)上的卡杆(1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1)底部设置有开槽(26),所述开槽(26)的开口正对所述刷体(8),所述收集盒(1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开槽(26)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由所述通风箱(1)的顶部向靠近所述出风口(3)的方向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通风箱(1)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调节叶片(4)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沿所述开口的边沿间隔布置,若干个所述调节叶片(4)的另一端位于通风道(101)内并分别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在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通风箱(1)的侧壁开设有允许所述调节杆伸出的条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1)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27)的后侧,所述防护服本体(27)的前侧设置有透气层(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1)的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通风道(10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与所述通风道(101)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过滤板(5)从所述通槽伸入所述通风道(101)并与所述通风道(101)的内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5)位于所述通风扇(20)与所述出风口(3)之间,所述刷体(8)位于所述通风扇(20)与所述过滤板(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101)内设置有第一通风板(19),所述第一驱动件(20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板(19)上;所述通风道(101)内设置有第二通风板(6),所述第二驱动件(7)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板(6)上;在从所述进风口(2)到所述出风口(3)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风板(19)、第二通风板(6)和所述过滤板(5)依次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把手(33),设置在所述过滤板(5)的顶部;固定座(11),设置在所述通风箱(1)的外壁;卡锁组件(32),设置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