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647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量化评价方法包括:观察屏幕前以预设速度摇动的摇杆,对摇杆运动轨迹的连续性进行量化评价,得到频闪效应可见性量化值;快速扫视预设画面,对观测到的画面中央白色条纹的连续性进行量化评价,得到幻影阵列可见性量化值;观察置于震动平台上的屏幕,对预设画面中文字的可读性进行量化评价,得到震动效应可见性量化值。对频闪效应可见性量化值、幻影阵列可见性量化值及震动效应可见性量化值取均值得到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量化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准确量化评估显示屏幕光波动引起的视觉伪像,利于显示器件显示效果的综合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屏幕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直接面对显示屏幕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近年来,以oled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开始主导显示屏幕,这些技术由于存在像素刷新、脉冲宽度调制等驱动方式,会使得显示屏幕存在随时间改变的发光强度波动,简称光波动,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视觉感受,严重的甚至会加剧使用者在使用屏幕过程中的视觉疲劳,从而对视觉健康带来潜在影响。

2、国内外对光波动可见性的研究多限于照明领域,公开发表的各项评价指标也是针对照明应用设定的。由于缺乏相应评价方法,目前显示行业用于评价屏幕光波动现象的指标均是采用针对照明设定的评价指标。但是考虑到照明应用中光波动是在整个发光面同步进行的,即整个发光面同步点亮或者变暗,而显示应用中光波动往往是按像素行为单位进行切换的,通常不会发生整个发光面同步点亮或者变暗的情况。因此,针对照明应用设定的光波动评价指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屏幕光波动的实际情况,目前针对屏幕光波动的可见性还没有具体的量化评估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对观测到的摇杆运动轨迹的连续性进行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评价标准为:1分-完全连续,没有离散现象;2分-有离散现象,但轨迹有重叠;3-完全离散;所述第一预设画面为全屏白场图R=G=B=255;所述观察过程具体为,被试位于屏前预设观测位置,对观测到的摇杆运动轨迹的连续性进行上述1~3分量化评价;观测对象为手机屏幕时,观测位置距离手机屏幕约25-30cm;观测对象为监视器或电视机时,观测位置距离屏幕约2.5倍屏幕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对观测到的摇杆运动轨迹的连续性进行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评价标准为:1分-完全连续,没有离散现象;2分-有离散现象,但轨迹有重叠;3-完全离散;所述第一预设画面为全屏白场图r=g=b=255;所述观察过程具体为,被试位于屏前预设观测位置,对观测到的摇杆运动轨迹的连续性进行上述1~3分量化评价;观测对象为手机屏幕时,观测位置距离手机屏幕约25-30cm;观测对象为监视器或电视机时,观测位置距离屏幕约2.5倍屏幕高度值,被试水平视线垂直观测屏幕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对观测到的幻影阵列现象进行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评价标准为:1分-完全连续,没有离散现象;2分-有离散现象,但轨迹有重叠;3-完全离散,所述第二预设画面为全屏黑场图r=g=b=0叠加屏幕中央的白色条纹r=g=b=255;在画面左右两侧以预设频率1hz交替呈现纵向排列的字母;所述评价过程具体为,显示器放置在桌面上,被试位于屏前预设观测位置,视线在屏幕左右两侧呈现的字母间快速扫视,辨认目标字母;观测1分钟后,报出目标字母出现的总数量,并对观测过程中,画面中央白色条纹的连续性进行1~3分量化评价,其中1分为完全连续,2分为有离散现象但轨迹有重叠,3分为完全离散;预设观测距离与步骤a所述一致;当观测对象为手机时,将手机屏幕进行横向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幕光波动可见性的评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莉吴泽轩屠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