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线路板,具体为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
技术介绍
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电子线路板将越来越趋向智能化,即实现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现有的电子线路板结构较为固定,在进行安装时不能根据需要进行收缩,从而在安装时较为不便。
2、因此需要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所述线路板本体基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线路板本体基面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线路板本体内部的左侧滑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线路板本体内部的右侧滑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
4、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支撑座的基面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远离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连接块。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基面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座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第一安装板的基面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端通过连接轴与转动杆的上端相连接。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厚度与线路板本体的厚度相同。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中,通过在收缩型电子线路板上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运行驱动马达可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当转动杆进行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调节杆进行转动,在第二调节杆和连接块的配合下带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进行收缩,从而可根据需要将其调节到合适的长度,使其在安装时更加方便,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更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本体(1)基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线路板本体(1)基面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线路板本体(1)内部的左侧滑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板(4),所述线路板本体(1)内部的右侧滑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板(5),所述第一调节板(4)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6),所述第二调节板(5)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7),所述第一安装板(6)与第一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8),所述第二安装板(7)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基面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8)和第二调节组件(9)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801)与第一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806)的底部与第一安装板(6)的基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的厚度与线路板本体(1)的厚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本体(1)基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线路板本体(1)基面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线路板本体(1)内部的左侧滑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板(4),所述线路板本体(1)内部的右侧滑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板(5),所述第一调节板(4)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6),所述第二调节板(5)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7),所述第一安装板(6)与第一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8),所述第二安装板(7)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缩型电子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书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金田电子线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