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教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
技术介绍
1、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2、按照各类静脉治疗规范及指南要求,静脉留置针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使用非常广泛,常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等。但是,目前各类护理本科及专科学校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相关静脉注射内容中涉及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较少,导致护生缺乏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和训练;并且,学校主要教授静脉注射的方法常采用普通钢针替代,与临床实际运用情况脱节。
3、由于学校教学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射机会少,到实习阶段需要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实践临床操作时,护生常会因信心不足而不敢进行操作;这可能会为患者增加反复穿刺的痛苦,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4、学校及临床上缺少静脉留置针相关教具,若将临床上所用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作为学校或临床教学时使用,则每位护生学习及练习此技术将消耗大量静脉留置针,而静脉留置针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单价高,且使用后的静脉留置针无法重复使用,导致静脉留置针的教学成本高。
5、cn 209916016 u公开了一种可重复采血的静脉留置针,其通过在软针与防回血防凝针芯表面涂覆抗凝血涂层、软针外侧的防回缩针翼以及肝素帽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将软针刺入静脉血管后实现防凝血、防回缩和可多次重复穿刺
6、因此,专利技术一款能供学生反复学习及练习用的静脉留置针是静脉留置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静脉留置针制造成本高、无法反复使用而不适于作为护生训练使用的教具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对具有防针刺功能的静脉留置针的结构改造,实现了针管的复位功能,进而能够作为教具给护生进行训练。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包括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和防针刺组件;
4、所述的针管组件包括针管座和设置于针管座前端的针管,所述的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和设置于导管座前端的导管,所述的针管由导管座后端穿入并伸出导管前端;
5、所述的防针刺组件包括壳体和挡针组件;
6、所述的壳体可拆卸的设置于导管座内;
7、所述的挡针组件包括一对活动连接于壳体内部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8、挡针组件为打开状态,活动挡板前端分离,针管由活动挡板之间穿过;挡针组件为闭合状态,活动挡板前端抵接。
9、优选地,所述的活动挡板于中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壳体内部,所述的弹性件连接于活动挡板的后端。活动挡板可绕中部的转轴发生旋转运动,进而实现挡针组件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快速切换。
10、优选地,所述的挡针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活动挡板后端的按压件,所述的壳体表面开设有用于通过按压件的通孔;
11、挡针组件为打开状态,按压件收缩于壳体内;挡针组件为闭合状态,按压件凸出于壳体表面。按压件的设置,可在外力作用下主动将挡针组件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进而能够在不损伤针头的情况下实现针管的复位。
12、优选地,所述的按压件的自由端为棱台结构,棱台朝向前端的一面为斜面。按压件在活动挡板闭合的时候会凸出于壳体表面,当按压件的自由端前端面采取斜面的情况下,在把针管组件推回入导管组件时,导管座会施加压力于按压件的棱台斜面上,进而通过垂向分力下压按压件,实现活动挡板的打开,针管可由活动挡板内穿过。如此,可在复位时避免向按压件施加外力,仅在针管后端施加外力即可。
13、优选地,所述的活动挡板前端包括位于两侧的抵接段和位于中间的拱形段,所述的抵接段上贴合设有弹性垫。活动挡板的中部采取拱形段,进而在闭合时,活动挡板之间的中部可形成一橄榄型开口,避免针尖撞击活动挡板而磨损,同时该开口的尺寸又无法通过针管,避免针管由防针刺组件前端滑出;弹性垫的设置,可对活动挡板的闭合进行缓冲,减少两侧活动挡板的磨损和冲击,尤其是缓冲弹性件产生的弹性恢复力。
14、优选地,所述的弹性件设有一对,对称设置于活动挡板的两侧,针管由弹性件之间穿过。由于针管由中间位置穿过,因而弹性件需偏离中心设置,因而对称设置的弹性件可提供均匀施力,避免局部受力而发生损坏。
15、优选地,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
16、优选地,挡针组件为闭合状态,活动挡板呈v字型,针管被活动挡板阻挡而无法穿出。
17、优选地,所述的壳体的后端还设有挡环;所述的挡环中心开设开孔,所述的针管设有一段限位段,限位段的外径大于开孔的孔径,限位段后端端头至针管前端端头的距离小于挡环前端端面至活动挡板前端端头的距离。挡环的设计可有效防止针管由防针刺组件内抽出,进而在针管拔出导管座后,能够将针头收于其中而防止针尖伤人。
18、优选地,所述的导管座内还包括隔离塞和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设置于导管座内侧壁上,所述的隔离塞通过限位环限位于导管座内。
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20、初始状态下,针管组件插入至导管组件中,针管的前端由导管内伸出:此时,壳体位于导管座内,挡针组件处于打开状态,针管由活动挡板之间穿过;
21、第一状态下,针管组件受外力作用拔出导管组件:此时,针管已由活动挡板之间抽出,挡针组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转为闭合状态,即活动挡板前端呈抵接;针管仅在重力作用下无法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无法自行穿过挡针组件;
22、第二状态下,针管组件受外力作用推入导管组件:此时,外力施加于针管上,针管将活动挡板向两侧顶开,并再次由挡针组件之间穿过,使挡针组件又转化为打开状态;针管组件重新插入至导管组件中,且针管的前端由导管内伸出。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通过对现有的具有防针刺功能的静脉留置针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还能够实现复用的效果,作为教具不仅可以作为教学用具提供给护生进行反复使用训练,还能够保护护生的使用安全。
25、1.本教具能够使得静脉留置针注射技术能在学校及临床有更针对性教学,使学校老师在护理教学的方面更加充分完整,可与目前临床使用留置针的现状相结合,为护生及新进护理人员更好掌握静脉留置针注射技术奠定基础。
26、2.本教具可使护生更直观了解静脉留置针技术,使他们能在给患者操作前得到多次有效的练习,熟悉操作流程及规范,提高护生的静脉留置针注射水平,对护生的成长有较大的益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包括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和防针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挡板(61)于中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壳体(5)内部,所述的弹性件(62)连接于活动挡板(6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针组件(6)还包括连接于活动挡板(61)后端的按压件(63),所述的壳体(5)表面开设有用于通过按压件(63)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件(63)的自由端为棱台结构,棱台朝向前端的一面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挡板(61)前端包括位于两侧的抵接段(64)和位于中间的拱形段(65),所述的抵接段(64)上贴合设有弹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62)设有一对,对称设置于活动挡板(61)的两侧,针管(2)由弹性件(62)之间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挡针组件(6)为闭合状态,活动挡板(61)呈V字型,针管(2)被活动挡板(61)阻挡而无法穿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5)的后端还设有挡环(7);所述的挡环(7)中心开设开孔(71),所述的针管(2)设有一段限位段(21),限位段(21)的外径大于开孔(71)的孔径,限位段(21)后端端头至针管(2)前端端头的距离小于挡环(7)前端端面至活动挡板(61)前端端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座(3)内还包括隔离塞(8)和限位环(9);所述的限位环(9)设置于导管座(3)内侧壁上,所述的隔离塞(8)通过限位环(9)限位于导管座(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包括针管组件、导管组件和防针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挡板(61)于中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壳体(5)内部,所述的弹性件(62)连接于活动挡板(6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针组件(6)还包括连接于活动挡板(61)后端的按压件(63),所述的壳体(5)表面开设有用于通过按压件(63)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件(63)的自由端为棱台结构,棱台朝向前端的一面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挡板(61)前端包括位于两侧的抵接段(64)和位于中间的拱形段(65),所述的抵接段(64)上贴合设有弹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复用的静脉留置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62)设有一对,对称设置于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诺,陈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