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光伏系统及安装支座。
技术介绍
1、由于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太阳能电池作为能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与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相关技术中,出现了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坡屋顶上以形成可发电的光伏系统,然而当将多个光伏组件安装在坡面屋顶上时,光伏组件彼此之间的安装连接较为复杂,而且安装之后光伏组件彼此之间也易于发生相对滑动,如此使得整个光伏系统的安装过程较为耗时,安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组件彼此之间的安装连接较为复杂,且安装之后,光伏组件彼此之间也易于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
2、一种光伏系统,其包括:
3、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支座沿第一安装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支座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所述安装支座构造有第一安装腔;
4、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光伏组件沿第一安装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00)的所述第一端(210)处设置有卡接臂(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第一安装框架(3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安装架(314)上构造有卡接臂(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第一安装框架(310);所述第一安装框架(310)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200)的所述第一端(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00)的所述第一端(210)处设置有卡接臂(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第一安装框架(3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安装架(314)上构造有卡接臂(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第一安装框架(310);所述第一安装框架(310)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200)的所述第一端(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接槽(192)的深度d1满足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卡接臂(311)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框架(310)的距离d2大于所述第一卡接槽(192)的高度d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311)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框架(310)的距离d2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92)的高度d3满足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第二安装框架(320);所述第二安装框架(320)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200)的所述第二端(220);且所述第二安装框架(320)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9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框架(310)的宽度尺寸d4和所述第二安装框架(320)的宽度尺寸d5满足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接槽(192)的深度d1与所述第二安装框架(320)相对所述第一安装腔(191)的腔壁的距离d6满足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10)的内部构造有弹性空腔(411)。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10)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框架(320)的一侧还构造有第一抵接面(4121)和第二卡接槽(4122);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10)靠近所述第一安装腔(191)的腔壁的一侧构造有波浪抵接面(413)。
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飞,蒋阿华,张磊,李程焕,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