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17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噪声防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工况对比模块、小波去噪模块、控制模块和调节模块;调节模块包括防护耳罩本体和调节组件;防护耳罩本体包括连接弧杆,连接弧杆两端分别连接有耳罩体,耳罩体包括连接环,连接环上从左至右设置有封闭板、功能板、扬声器、滤孔软板和耳罩软圈;调节组件包括马达,马达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两侧均啮合有齿条,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操作,通过根据指令对工作人员耳部产生触感变化,能够达到转移工作人员注意力并及时注意工作指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噪声防护,具体是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


技术介绍

1、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造成噪声职业病,如:在工作环境中有长期接触较强(>90分贝)噪声或一次接触强烈噪声(>140分贝)的职业史;初期检查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处出现一“v”型下陷,患者仅有耳鸣,尚无耳聋,进一步发展,“v”型凹陷增大变宽,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坡型下降,多为双侧对称性。不仅有听力损伤情况,尚伴有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以及其它系统相应的临床表现。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听觉毛细胞,一旦听觉毛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听觉毛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因此,在噪声中工作的人们常易发生听力受损、突发性耳聋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这也成为在噪声中工作的人们的一种职业病。

2、目前对于噪音的的防护手段主要是耳罩,耳罩使一种可将整个耳廓罩住的护耳器。防噪声耳罩由弓架连接的两个圆壳状体组成,壳内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工况对比模块、小波去噪模块、控制模块和调节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齿条远离弧形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弧板,辅助弧板远离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的活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扬声器与调节组件之间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从左至右设置与连接环内的过滤网和隔音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封闭板上设有防尘布和若干的通孔,防尘布覆盖设置于通孔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工况对比模块、小波去噪模块、控制模块和调节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齿条远离弧形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弧板,辅助弧板远离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的活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扬声器与调节组件之间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从左至右设置与连接环内的过滤网和隔音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声音噪声防护耳罩,其特征在于:封闭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林杨云贵刘天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疾病预防控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