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11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竖杆、百分表、第一连接机构以及贝克曼梁,百分表与竖杆相连接,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两个凸起以及第一调节旋钮,两个凸起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杆一端的上下两侧,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竖杆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旋钮安装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贝克曼梁位于竖杆靠近第一连接机构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两个凸起能够插入到贝克曼梁内。本技术在检测时,第一连接杆与贝克曼梁相对错开,在搬运时,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插入到贝克曼梁内,该方式无需对百分表与贝克曼梁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能够提高路面路基回弹弯沉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弹弯沉检测,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回弹弯沉检测是指:测定专用加载车从静止到缓慢驶离弯沉影响区域这一过程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于路基、沥青路面的检测,能够反映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常配合贝克曼梁一起使用,是评价路基路面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测定值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交工和竣工验收使用,还可以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制定道路维修养护计划提供依据。

2、目前,在检测过程中,将贝克曼梁与百分表一同搬运到检测现场,再通过调节百分表的高度,使得百分表与贝克曼梁的顶端相接触,通过百分表对路基路面进行回弹弯沉检测,但是,每次检测之前,均需要对百分表与贝克曼梁的相对高度进行调整,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会影响到路面路基回弹弯沉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路面路基回弹弯沉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通过对回弹弯沉检测装置结构的改进,在检测之前,无需对百分表与贝克曼梁的相对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路面路基回弹弯沉的检测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克曼梁(5)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一侧开设第一限位槽(501),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一端和两个所述凸起(402)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限位槽(5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1),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201)内,并与所述竖杆(2)转动连接,所述竖杆(2)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限位槽(201)的深度为D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克曼梁(5)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一侧开设第一限位槽(501),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一端和两个所述凸起(402)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限位槽(5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1),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201)内,并与所述竖杆(2)转动连接,所述竖杆(2)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限位槽(201)的深度为d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架设的回弹弯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011),所述第一通孔(4011)的直径为d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梅陆金花孙志鹏黎泽贤孙玉冲李龙董跃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