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1、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至70%,脑卒中患者在手术后,虽然能够避免生命危险,但其下半身的行走能力较弱,无法自主行走,需要助行器的帮助。脑卒中患者一般行走能力较弱,难以自己行走,通常需要使用助行器进行行走或康复训练。
2、公告号为cn21852922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助行器,包括竖柱,所述竖柱的数量为四个,左侧两根竖柱的表面均套设有两个第一滑环以及一个第二滑环,前后相邻的第一滑环之间以及前后相邻的第二滑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下方两个连接柱的右侧面通过衔接柱固定安装有接触弧板,第二滑环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板,衔接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板,右侧两根竖柱之间设置有座椅机构。该脑卒中患者助行器,通过设置接触弧板以及承载板,患者处于脑卒中的不同时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支架主体(1);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底部设有移动轮(2);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内部设有第一安装槽(4);所述第一安装槽(4)内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所述双向丝杆(5)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动块(6);每个所述滑动块(6)底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杆(7);每个所述第一连杆(7)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内,且所述第二连杆(8)另一端设有限位支撑板(9);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上设有电机(10);所述双向丝杆(5)一端连接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支架主体(1);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底部设有移动轮(2);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内部设有第一安装槽(4);所述第一安装槽(4)内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所述双向丝杆(5)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动块(6);每个所述滑动块(6)底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杆(7);每个所述第一连杆(7)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内,且所述第二连杆(8)另一端设有限位支撑板(9);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上设有电机(10);所述双向丝杆(5)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上设有控制器(11)和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和所述电机(10)均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5)两端均设有主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3)外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4);所述从动齿轮(14)通过转动杆(15)转动连接于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上;所述转动杆(15)上设有卷盘(33);所述卷盘(33)与所述移动轮(2)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卷盘(33)上绕设有拉绳(16);所述拉绳(16)的自由端设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位于所述移动轮(2)正上方;所述移动轮(2)通过转轴(18)转动连接于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上;所述移动轮(2)左右两侧均设有制动板(19);所述制动板(19)位于所述转轴(18)下方;所述制动板(19)通过第三连杆(20)连接于所述活动板(17)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3)的直径小于所述从动齿轮(1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支架主体(1)底部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与所述移动轮(2)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底座(21)内部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要红,徐冬梅,王凤,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