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06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渣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包括,运输组件,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底端通过机械密封安装有渣井,所述渣井的侧壁设置有用于第一摄像头监控灰渣情况的观察窗,所述渣井的底端安装有转运件;排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渣井侧壁的液压气缸,所述渣井的竖直方向的中间部分呈圆形设置,所述渣井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渣井的内部和限位件的顶端设置有测量件,通过引入重力测量机实时监测料斗中煤渣的重量,控制系统可以迅速响应并调节液压气缸的伸缩量,从而精确控制排渣组件的出料口大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能够根据煤渣的实际堆积情况快速调整排渣速度,大大提高了排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渣,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排渣系统,渣井与风冷式钢带输渣机之间设有炉底排渣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拦截200mm以上大焦块,有预冷却、预破碎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关断门的功能。当后续系统需要维护时关闭,使炉渣暂时储存在渣井内。

2、当煤质变化,造成锅炉渣量大或严重结焦时,炉底排渣装置上积累大量焦块。燃烧调整不当,长时间高负荷增加掉大焦概率,锅炉吹灰时,观察窗飞灰严重无法观测内部落焦情况,并且渣井中的煤渣在排出时大小不一,使得出料量不容易控制,从而很容易导致煤渣排至钢带上积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的观察窗飞灰严重无法观测内部落焦情况和出料量不容易控制,很容易导致煤渣排至钢带上积压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包括,运输组件,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底端通过机械密封安装有渣井,所述渣井的侧壁设置有用于第一摄像头监控灰渣情况的观察窗,所述渣井的底端安装有转运件;

5、排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渣井侧壁的液压气缸,所述渣井的竖直方向的中间部分呈圆形设置,所述渣井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渣井的内部和限位件的顶端设置有测量件。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的底端安装有转运煤渣的钢带机,所述钢带机的端部顶端设置有冷却进风门,所述冷却进风门的侧壁设置有冷却进风口。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带机顶端的事故喷淋机,所述钢带机的端部底端设置有与斗提机相匹配的缓冲渣斗,且所述缓冲渣斗的内部设置有一级碎渣机。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斗提机侧壁的渣仓,所述渣仓的内壁导料口处设置有振打器,所述渣仓的底端设置有给料机,所述渣仓的顶端设置有释压阀,所述释压阀的侧壁设置有除尘器。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带机底端的第二摄像头,每个所述渣井的内部设置有三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挤压头相连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渣井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端部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顶端直径比底端直径大,且所述限位环竖直方向的直径越往下越小。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环内部的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底端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均以限位环的中点呈圆形阵列分布形成一个具有缝隙的圆形,所述第二铰接板的底端侧壁与渣井相连接。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之间的伸缩环,其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之间通过所述伸缩环铰接,且所述第一铰接板的顶端外壁安装有外延板。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量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板顶端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外壁安装有重力测量机,所述料斗和第一铰接板之间通过钢珠进行铰接。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量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圆形内部的限位袋,所述限位袋通过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形成的圆形进行限位,且所述料斗和渣井直接形成移动空间。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重力测量机实时监测料斗中煤渣的重量,控制系统可以迅速响应并调节液压气缸的伸缩量,从而精确控制排渣组件的出料口大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能够根据煤渣的实际堆积情况快速调整排渣速度,大大提高了排渣效率。限位袋这种设计减少了设备因煤渣冲击而受损的风险,增强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料斗和限位袋的组合使用,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渣井中煤渣的堆积情况。重力测量机实时监测料斗的重量变化,结合限位袋对煤渣的收集作用,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煤渣的堆积状态,为控制系统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精确控制排渣速度和出料口大小,可以避免煤渣的过度堆积导致钢带机打滑现象产生,同时将需要人工监测监控器,改成红外温度自动监测,免去了因为锅炉吹灰,渣井内热焦掉落时,因为飞灰导致无法通过观察窗观测,或偶然结焦掉落,造成挤压不及时,堆焦情况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的底端安装有转运煤渣的钢带机(105a),所述钢带机(105a)的端部顶端设置有冷却进风门(105b),所述冷却进风门(105b)的侧壁设置有冷却进风口(105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带机(105a)顶端的事故喷淋机(105d),所述钢带机(105a)的端部底端设置有与斗提机(105e)相匹配的缓冲渣斗(105f),且所述缓冲渣斗(105f)的内部设置有一级碎渣机(105g)。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斗提机(105e)侧壁的渣仓(105h),所述渣仓(105h)的内壁导料口处设置有振打器(105i),所述渣仓(105h)的底端设置有给料机(105j),所述渣仓(105h)的顶端设置有释压阀(105k),所述释压阀(105k)的侧壁设置有除尘器(105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带机(105a)底端的第二摄像头(105m),每个所述渣井(102)的内部设置有三组伸缩气缸(105n),所述伸缩气缸(105n)的输出端与挤压头(105p)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渣井(102)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203a),所述滑动板(203a)的端部安装有限位环(203b),所述限位环(203b)的顶端直径比底端直径大,且所述限位环(203b)竖直方向的直径越往下越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环(203b)内部的第一铰接板(203c),所述第一铰接板(203c)的底端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板(203d),所述第一铰接板(203c)和第二铰接板(203d)均以限位环(203b)的中点呈圆形阵列分布形成一个具有缝隙的圆形,所述第二铰接板(203d)的底端侧壁与渣井(10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板(203c)和第二铰接板(203d)之间的伸缩环(203e),其所述第一铰接板(203c)和第二铰接板(203d)之间通过所述伸缩环(203e)铰接,且所述第一铰接板(203c)的顶端外壁安装有外延板(203f)。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20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板(203c)顶端的料斗(204a),所述料斗(204a)的外壁安装有重力测量机(204b),所述料斗(204a)和第一铰接板(203c)之间通过钢珠(204c)进行铰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20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板(203c)和第二铰接板(203d)圆形内部的限位袋(204d),所述限位袋(204d)通过第一铰接板(203c)和第二铰接板(203d)形成的圆形进行限位,且所述料斗(204a)和渣井(102)直接形成移动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的底端安装有转运煤渣的钢带机(105a),所述钢带机(105a)的端部顶端设置有冷却进风门(105b),所述冷却进风门(105b)的侧壁设置有冷却进风口(105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带机(105a)顶端的事故喷淋机(105d),所述钢带机(105a)的端部底端设置有与斗提机(105e)相匹配的缓冲渣斗(105f),且所述缓冲渣斗(105f)的内部设置有一级碎渣机(105g)。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斗提机(105e)侧壁的渣仓(105h),所述渣仓(105h)的内壁导料口处设置有振打器(105i),所述渣仓(105h)的底端设置有给料机(105j),所述渣仓(105h)的顶端设置有释压阀(105k),所述释压阀(105k)的侧壁设置有除尘器(105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件(10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带机(105a)底端的第二摄像头(105m),每个所述渣井(102)的内部设置有三组伸缩气缸(105n),所述伸缩气缸(105n)的输出端与挤压头(105p)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干排渣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渣井(102)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203a),所述滑动板(203a)的端部安装有限位环(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硕吴一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