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烟囱,特别涉及一种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预制式套筒钢烟囱的内筒通过底部支撑以及止晃装置实现“横向约束纵向滑动”,如中国专利cn1 0 1806162b公开的内外筒型自立式钢烟囱,为了方便运输及安装,在非第一段内外筒上部设计有一定滑落空间的吊装承重装置。对于具有大高度及口径大内筒的烟囱,其自重往往超过百吨,荷载均是通过底部支撑承载,一旦在设计上考虑不足,有酸液渗漏腐蚀支撑结构的风险,破坏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甚至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及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内筒是自立式结构,考虑自重、地震、风荷载及附加弯矩等荷载作用,往往需要选用壁厚较大的内筒,增加了内筒的用材和项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采用分段悬挂承重结构,使得内筒的重量分段传递给外筒,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包括外筒及安装在所述外筒内的至少一个内筒,所述外筒、内筒均由若干段筒体组装而成,还包括:
4、承重吊杆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并使所述内筒支承在所述外筒上,所述承重吊杆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对应筒体的多个第一吊杆机构、使得所述内筒相对所述外筒对应筒体具有向上位移空间的多个第二吊杆机构和/或使得所述内筒相对所述外筒对应筒体具有向下位移
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吊杆机构包括第一吊杆、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一吊杆的第一外筒支撑组件及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一吊杆的第一内筒支承组件;
6、所述第二吊杆机构包括第二吊杆、活动连接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二吊杆的第二外筒支撑组件及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二吊杆的第二内筒支承组件;
7、所述第三吊杆机构包括第三吊杆、活动连接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三吊杆的第三外筒支撑组件及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三吊杆的第三内筒支承组件。
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一支撑板、将所述第一吊杆锁紧在所述第一水平板上的两个第一螺母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的第一垫片,所述两个第一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上下端。
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吊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上下方的两个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第二垫片及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二垫片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弹性支撑部件,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内筒向上位移的间距。
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吊杆上的弹簧、连接在所述弹簧上端的上端板及连接在所述弹簧下端的下端板,所述上端板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垫片相抵接,所述下端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板相抵接。
1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三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吊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水平板上下方的两个第三螺母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三水平板之间的第三垫片,位于上方的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三水平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内筒向下位移的间距,位于下方的第三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板上。
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的承重腹板、与所述承重腹板相对设置的承重端板、连接所述承重端板与所述承重腹板的两个承重侧板、连接所述两个承重侧板的承重水平板、将所述第一吊杆锁紧在所述承重水平板上的两个第四螺母及设置在所述第四螺母与所述承重水平板之间的第四垫片,所述两个第四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重水平板的上下两端;
13、所述第二内筒支撑组件、第三内筒支撑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内筒支撑组件相同。
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吊装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吊装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顶部的缩径部、设置在所述内筒顶部的翻边部及设置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内筒之间的若干个限位块,所述缩径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经翻边环板固定在所述内筒顶端且罩设在所述内筒外周,所述缩径部经缩径环板固定在所述外筒上端且直径小于所述外筒,所述缩径部外周设有与所述翻边部滑动配合的导向部。
1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吊装限位机构,所述第二吊装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的限位腹板、与所述限位腹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插板及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供所述限位插板置入的限位插槽。
1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止晃机构,所述止晃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内筒外周的若干个止晃组件,所述止晃组件包括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的止晃腹板、与所述止晃腹板相对设置的止晃端板、连接所述止晃端板与所述止晃腹板的两个止晃侧板、连接所述两个止晃侧板的止晃水平板及与所述止晃端板固定连接的缓冲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18、内筒和外筒之间采用分段承重的结构,将内筒的重量分段均匀传递到外筒上,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由于每段筒体的荷载小,可减小筒体的壁厚,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包括外筒及安装在所述外筒内的至少一个内筒,所述外筒、内筒均由若干段筒体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机构包括第一吊杆、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一吊杆的第一外筒支撑组件及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一吊杆的第一内筒支承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一支撑板、将所述第一吊杆锁紧在所述第一水平板上的两个第一螺母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的第一垫片,所述两个第一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上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吊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上下方的两个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第二垫片及设置在位于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吊杆上的弹簧、连接在所述弹簧上端的上端板及连接在所述弹簧下端的下端板,所述上端板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垫片相抵接,所述下端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板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三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吊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水平板上下方的两个第三螺母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三水平板之间的第三垫片,位于上方的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三水平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内筒向下位移的间距,位于下方的第三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的承重腹板、与所述承重腹板相对设置的承重端板、连接所述承重端板与所述承重腹板的两个承重侧板、连接所述两个承重侧板的承重水平板、将所述第一吊杆锁紧在所述承重水平板上的两个第四螺母及设置在所述第四螺母与所述承重水平板之间的第四垫片,所述两个第四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重水平板的上下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吊装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吊装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顶部的缩径部、设置在所述内筒顶部的翻边部及设置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内筒之间的若干个限位块,所述缩径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经翻边环板固定在所述内筒顶端且罩设在所述内筒外周,所述缩径部经缩径环板固定在所述外筒上端且直径小于所述外筒,所述缩径部外周设有与所述翻边部滑动配合的导向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吊装限位机构,所述第二吊装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的限位腹板、与所述限位腹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插板及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供所述限位插板置入的限位插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止晃机构,所述止晃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内筒外周的若干个止晃组件,所述止晃组件包括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的止晃腹板、与所述止晃腹板相对设置的止晃端板、连接所述止晃端板与所述止晃腹板的两个止晃侧板、连接所述两个止晃侧板的止晃水平板及与所述止晃端板固定连接的缓冲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包括外筒及安装在所述外筒内的至少一个内筒,所述外筒、内筒均由若干段筒体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机构包括第一吊杆、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一吊杆的第一外筒支撑组件及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一吊杆的第一内筒支承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一支撑板、将所述第一吊杆锁紧在所述第一水平板上的两个第一螺母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的第一垫片,所述两个第一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上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吊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上下方的两个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第二垫片及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二垫片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弹性支撑部件,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内筒向上位移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吊杆上的弹簧、连接在所述弹簧上端的上端板及连接在所述弹簧下端的下端板,所述上端板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垫片相抵接,所述下端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板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筒分段悬挂式承重套筒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筒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水平板、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板与所述外筒内壁的第三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吊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水平板上下方的两个第三螺母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忆凡,朱梓青,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白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