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噪声监测,特别提供一种隔声屏障结构、场界噪声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满足环保对变电站/换流站周围环境的噪声监测要求,需要对变电站/换流站的噪声进行有效监测。
2、变电站/换流站通常为开放式场景,对噪声的监测主要以场界噪声为主。处于变电站/换流站的场界环境下,考虑到对变电站/换流站内设备保护性和安全性要求,对场界环境内任意位置的噪声监测存在着困难并且噪声监测装置设置也不便利,进而影响了对噪声的有效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场界噪声监测不便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隔声屏障结构,所述隔声屏障结构包括模块化墙板、噪声采集模块、噪声信号处理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均与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模块化墙板具有腔室,所述噪声采集模块和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均安装在所述模块化墙板的腔室内;其中,以所述噪声采集模块所在的位置作为监测点,以需要控制噪声的地点为关注点,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监测点分别与声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屏障结构包括模块化墙板、噪声采集模块(4)、噪声信号处理模块(7)以及通讯模块(6),所述噪声采集模块(4)和所述通讯模块(6)均与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7)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采集模块(4)安装在所述模块化墙板与噪声源相对的预留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屏障结构还包括隔板(21)和供电模块,所述隔板(21)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噪声采集模块(4)和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7)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屏障结构包括模块化墙板、噪声采集模块(4)、噪声信号处理模块(7)以及通讯模块(6),所述噪声采集模块(4)和所述通讯模块(6)均与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7)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采集模块(4)安装在所述模块化墙板与噪声源相对的预留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屏障结构还包括隔板(21)和供电模块,所述隔板(21)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噪声采集模块(4)和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7)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供电模块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安装完成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之上,所述预留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储能电池(8)和与所述储能电池(8)电连接的光伏面板(3),所述储能电池(8)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光伏面板(3)固定在所述模块化墙板的外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面板(3)在一天内的发电量至少为所述储能电池(8)蓄电容量的3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屏障结构还包括照明灯(51),所述照明灯(51)安装在所述模块化墙板的外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屏障结构还包括指示灯(52),所述指示灯(52)安装在所述模块化墙板的外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声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信号处理模块(7)包括:信号转换子模块、数据分析子模块以及数据存储子模块,所述信号转换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子模块、所述数据存储子模块均集成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裕超,黄轶康,戚文,邱勇军,张嵩阳,田源,王东晖,钱勇,杨臻,李想,莫娟,易盼,徐金,房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