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极可调式神经监测双腔插管。
技术介绍
1、在食管癌术中,通常认为神经监测可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并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其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研究较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指应用电生理原理,通过电刺激运动神经,形成神经冲动传到其支配的肌肉,支配的肌肉产生肌电信号,形成肌电图,在术中协助判断神经功能状况。
2、现有方法采用的监测利用双腔气管插管,而目前存在以下两种缺陷:1、采用金属片或导电丝的监测插管,没有考虑到不同个体的结构不同。根据共识提出的食管癌胸部淋巴结分组中国标准共9组(第c201ˉc209组)均应作为食管癌根治术中胸部淋巴结清扫目标不能仅满足于数目要求。肺癌清扫位置偏下,导电丝接触面积小,金属片只有一圈环绕气管插管,导致监测点可能出现接触不到的情况,导致监测失败。插入气管后淋巴清扫部位与其相伴的神经位置,与气管插管电极位置,有不匹配的问题,到时监测信息不准确或者无法监测。
3、在现有技术“202220861110.7一种新型双腔神经监护气管插管”、“20161077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可调式神经监测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分离式设置的左侧监测管和右侧监测管;所述左侧监测管和右侧监测管均包括双腔插管、气管接管、支气管插管和末端插管;所述双腔插管与气管接管连接,所述气管接管和支气管插管连接;所述支气管插管和末端插管连接,在双腔插管靠近气管接管的端部上设置有气管气囊;在支气管插管靠近末端插管的位置上设置支气管气囊;所述双腔插管上套设有柔性金属片,同时在双腔插管的上还设置有对柔性金属片进行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柔性金属片能够在调节机构的动作下沿双腔插管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柔性金属片与电极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可调式神经监测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分离式设置的左侧监测管和右侧监测管;所述左侧监测管和右侧监测管均包括双腔插管、气管接管、支气管插管和末端插管;所述双腔插管与气管接管连接,所述气管接管和支气管插管连接;所述支气管插管和末端插管连接,在双腔插管靠近气管接管的端部上设置有气管气囊;在支气管插管靠近末端插管的位置上设置支气管气囊;所述双腔插管上套设有柔性金属片,同时在双腔插管的上还设置有对柔性金属片进行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柔性金属片能够在调节机构的动作下沿双腔插管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柔性金属片与电极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可调式神经监测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插管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末端插管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方向相反的第二缺口,所述左侧监测管的双腔插管的长度相比与右侧监测管的双腔插管更长细,所述左侧监测管的第一缺口弯曲角度相比于右侧监测管的第一缺口的弯曲角度更大;所述右侧监测管的双腔插管的长度相比与左侧监测管的双腔插管更短粗,所述右侧监测管的第一缺口弯曲角度相比于右侧监测管的第一缺口的弯曲角度更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极可调式神经监测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金属片包括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和螺旋阻隔带;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通过螺旋阻隔带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成围绕双腔插管的外侧壁成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分别与不同电极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极可调式神经监测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端卷曲部、下端卷曲部、滑轮部和调位带,所述上端卷曲部设置在双腔插管靠近前段部位置,所述下端卷曲部设置在气管气囊的下侧位置,所述滑轮部靠近上端卷曲部设置,所述调位带分别与上端卷曲部和螺旋阻隔带上端部连接,以及下端卷曲部与螺旋阻隔带的下端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极可调式神经监测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靠近滑轮部的调位带上设置有第一凸齿,所述滑轮部上设置有与第一凸齿配合的第二凸齿,所述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啮合,所述在滑轮部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科,杨杰,董建明,何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源医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