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艾叶提取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艾叶提取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61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叶提取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植物化合物提取领域及植物源抑菌制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工艺,能够简单、有效的从艾叶中提取包括式I和式II的化合物,此化合物来源广泛、能够显著抑制水稻稻瘟病,可用于制备水稻稻瘟病抑菌剂,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涉及植物化合物提取领域及植物源抑菌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叶提取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患病,且危害叶、茎杆、穗部等多个部位,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威胁。目前已公布的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大多是采用生防菌和少数生物碱对稻瘟病进行防治,如专利cn115216430a和专利cn113197214b,但存在生防菌效果较为缓慢,生物碱对生物机体有毒性和强烈的生理作用等缺点。

3、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的干燥叶片,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且易于检测,常作为指标性成分用于研究。目前研究发现艾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约有50多种,主要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等,包括异泽兰黄素、棕矢车菊素、木犀草素等,具有抗肿瘤、抗菌等药理活性。cn105685136a中公开了艾草能够与其他中草药如黄连等联合制备成为抑制稻瘟病的组合物,但是关于单独艾草能否发挥抑制稻瘟病目前并不清楚。

4、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即具有c6-c3-c6结构,该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属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国专利cn101239960a公布了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可有效抑制稻瘟菌和立枯丝核菌的孢子萌发,但是关于艾草提取物及其中的具体化合物能否有效抑制稻瘟病菌尚不可知,且cn101239960a中的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为从头合成,并不利于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叶提取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取工艺,能够简单、有效的从艾叶中提取包括式i和式ii的化合物,此化合物来源广泛、能够显著抑制水稻稻瘟病,可用于制备水稻稻瘟病抑菌剂,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艾叶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泡,超声浸提2-5次获得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

5、s2:将粗提物经反相d101大孔树脂层析柱,以乙醇-水系统进行梯度洗脱,获得fr.a~i(fr.a、fr.b、fr.c、fr.d、fr.e、fr.f、fr.g、fr.h、fr.i)9个馏分,其中,fr.f、fr.g为目标馏分;

6、所述乙醇-水中体积比依次为10:90、20:80、30:70、40:60、60:40、70:30、95:5。

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馏分fr.f经正相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得到fr.f-1~fr.f-9(fr.f-1、fr.f-2、fr.f-3、fr.f-4、fr.f-5、fr.f-6、fr.f-7、fr.f-8、fr.f-9)9在内的9个馏分,其中fr.f-1为目标组分;

8、所述二氯甲烷-甲醇系统中体积比分别为:100:0、100:1、80:1、70:1、50:1、30:1、10:1、5:1、1:1。

9、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fr.f-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或核磁共振进行成分分析;

10、所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色谱条件包括采用梯度洗脱,以0.1%的甲酸水为流动相a相,以含0.1%甲酸的乙腈为b相;

11、流动相流速为0.2~0.6ml/min(优选为0.35ml/min);

12、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1.8μm,2.1mm×100mm),pda检测器,柱温箱30-50℃(优选为40℃),进样量1-10μl(优选为4μl);

13、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14、0~1min:5%b,1~9min:5%-95%b,9~10min:95%b,10~11.1min:95%-5%b,11.1~14min:5%b。

15、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质谱条件包括:

16、用esi离子源涡轮喷雾,离子源温度500-600℃(优选为550℃),离子喷雾电压负离子模式4000-5000v(优选为4500v),离子源气体ⅰ、气体ⅱ和帘气分别为50、60和25.0psi;

1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包括采用梯度洗脱,以0.2%的甲酸水为流动相a相,以含0.2%甲酸的乙腈为b相;

18、流动相流速为0.2~1.0ml/min(优选为0.8ml/min);

19、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pda检测器,柱温箱30-50℃(优选为30℃),进样量1-10μl(优选为10μl);

20、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21、0~0.01min:10%b,0.01~12min:10%-20%b,12~25min:20%-25%b,25~50min:25%-65%b,50~55min:65%-10%b,55~60min:10%b。

2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条件包括采用等度洗脱,以0.1%的甲酸水为流动相a相,以乙腈为b相;

23、流动相流速为0.2~3.0ml/min(优选为2.0ml/min);

24、采用c-18&pfp反相色谱柱(5μm,10mm×250mm),pda检测器,进样量优选为20μl;

25、流动相采用40%b等度洗脱。

26、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艾叶与无水乙醇的比为1g:3-6ml;无水乙醇浸泡18-36h;

27、所述超声条件为:25-30℃下,超声提取功率为200w-300w,提取20-40min;优选的,超声浸提2次。

2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步骤s1中所得艾草粗提物。

2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得馏分fr.f或fr.g的物质。

3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得馏分fr.f-1的物质。

31、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式i或其盐和/或式ii或其盐和/或艾草粗提物和/或上述fr.f或fr.g的物质和/或fr.f-1的物质和/或上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在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32、a1:在抗水稻稻瘟病;

33、a2:制备抗水稻稻瘟病农产品中的应用;

34、a3:抑制灰梨孢菌pyricu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馏分Fr.F经正相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得到Fr.F-1~Fr.F-9在内的9个馏分,其中Fr.F-1为目标组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Fr.F-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或核磁共振进行成分分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艾叶与无水乙醇的比为1g:3-6mL;无水乙醇浸泡18-36h;

5.权利要求1步骤S1所得艾草粗提物。

6.权利要求1所得馏分Fr.F或Fr.G的物质。

7.权利要求2所得馏分Fr.F-1的物质。

8.式I或其盐和/或式II或其盐和/或权利要求5所述艾草粗提物和/或权利要求6所述物质和/或权利要求7所述物质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在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抗水稻稻瘟病农产品或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抑制剂时,还包括辅料;

10.一种抗水稻稻瘟病农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馏分fr.f经正相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得到fr.f-1~fr.f-9在内的9个馏分,其中fr.f-1为目标组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fr.f-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或核磁共振进行成分分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艾叶与无水乙醇的比为1g:3-6ml;无水乙醇浸泡18-36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玉焕周佳刘大会李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