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60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涉及耳鼻喉患者治疗上药技术领域,包括给药管,所述给药管包括能相互连接的伸入管和外接管,且所述外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弹性囊,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伸入管内部的内固定杆,所述内固定杆伸出伸入管外的一端固定有顶盘;滑动安装在滑动塞内壁且套在内固定杆上的滑动塞,所述滑动塞伸出伸入管的端部与顶盘之间安装有鼓形囊,且所述鼓形囊能弹性形变。本技术通过鼓形囊一方面可以对耳道起到分隔的作用,阻挡药物深入到内耳深处,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鼓形囊的内撑还可以对伸入管提供一个支点作用,防止医护人员手抖将针孔与患者内耳接触,造成药物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鼻喉患者治疗上药,具体为一种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1、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就是手术治疗,其中,而中医在治疗耳鼻喉疾病时,除了内服、外敷以及针灸等治疗方法,也会采用给药器向耳鼻喉处进行上药。

2、在对耳内进行上药时,目前,通常是患者要将头偏向一侧使耳朵朝上,医护人员抓住患者耳朵,向后上方提拉,使耳道垂直,并利用给药器滴入合适剂量的药水;

3、但是,如果药液流到内耳则有可能会造成内耳的压力不平衡,导致耳鼓膜受损或穿孔,影响听力,还可能会刺激到内耳的神经或血管,导致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因此亟需一种能防止药液流到内耳的上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包括给药管,所述给药管包括能相互连接的伸入管和外接管,且所述外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弹性囊,还包括:

3、固定安装在伸入管内部的内固定杆,所述内固定杆伸出伸入管外的一端固定有顶盘;

4、滑动安装在滑动塞内壁且套在内固定杆上的滑动塞,所述滑动塞伸出伸入管的端部与顶盘之间安装有鼓形囊,且所述鼓形囊能弹性形变;

5、开设在伸入管外壁的针孔,当所述滑动塞向外移动将鼓形囊压缩到预设状态后,所述滑动塞解除对针孔的封闭,使所述针孔与伸入管内部连通。</p>

6、优选的,位于所述鼓形囊内的内固定杆外壁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安装有发光二极管,且所述鼓形囊采用透明材质,所述顶盘的内部嵌设有用于向发光二极管供电的纽扣电池。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朝向滑动塞的外壁固定有与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接电片,所述滑动塞的内环还固定有套在内固定杆外壁的导电管,且所述导电管伸出滑动塞的平面设有导电片,所述内固定杆的内部安装有供发光二极管与纽扣电池电连的电路,且所述内固定杆的内部还安装有纽扣电池与导电管接触导电的电路,当所述接电片与导电片接触时,电路形成通路。

8、优选的,所述伸入管与外接管之间通过接头管连接,且所述接头管的内圈设有镂孔件,所述内固定杆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在镂孔件上。

9、优选的,所述顶盘与滑动塞之间安装有辅助鼓形囊弹性复位的弹簧。

10、优选的,所述内固定杆采用能塑性变形的材质,且所述伸入管的中间部分采用软管。

11、优选的,所述滑动塞伸出伸入管的端部还固定有套管,所述套管套在伸入管上,且所述套管与滑动塞位于伸入管内的长度相同。

12、优选的,所述伸入管采用透明材质,且所述伸入管的外壁还开设有刻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技术通过鼓形囊一方面可以对耳道起到分隔的作用,阻挡药物深入到内耳深处,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鼓形囊的内撑还可以对伸入管提供一个支点作用,防止医护人员手抖将针孔与患者内耳接触,造成药物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包括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包括能相互连接的伸入管(1)和外接管(8),且所述外接管(8)的一端安装有弹性囊(9),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鼓形囊(4)内的内固定杆(10)外壁固定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外壁安装有发光二极管(14),且所述鼓形囊(4)采用透明材质,所述顶盘(5)的内部嵌设有用于向发光二极管(14)供电的纽扣电池(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朝向滑动塞(3)的外壁固定有与发光二极管(14)电连接的接电片(13),所述滑动塞(3)的内环还固定有套在内固定杆(10)外壁的导电管(16),且所述导电管(16)伸出滑动塞(3)的平面设有导电片(15),所述内固定杆(10)的内部安装有供发光二极管(14)与纽扣电池(6)电连的电路,且所述内固定杆(10)的内部还安装有纽扣电池(6)与导电管(16)接触导电的电路,当所述接电片(13)与导电片(15)接触时,电路形成通路。</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管(1)与外接管(8)之间通过接头管(7)连接,且所述接头管(7)的内圈设有镂孔件(11),所述内固定杆(10)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在镂孔件(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5)与滑动塞(3)之间安装有辅助鼓形囊(4)弹性复位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杆(10)采用能塑性变形的材质,且所述伸入管(1)的中间部分采用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塞(3)伸出伸入管(1)的端部还固定有套管(18),所述套管(18)套在伸入管(1)上,且所述套管(18)与滑动塞(3)位于伸入管(1)内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管(1)采用透明材质,且所述伸入管(1)的外壁还开设有刻度(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包括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包括能相互连接的伸入管(1)和外接管(8),且所述外接管(8)的一端安装有弹性囊(9),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鼓形囊(4)内的内固定杆(10)外壁固定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外壁安装有发光二极管(14),且所述鼓形囊(4)采用透明材质,所述顶盘(5)的内部嵌设有用于向发光二极管(14)供电的纽扣电池(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耳鼻喉患者治疗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朝向滑动塞(3)的外壁固定有与发光二极管(14)电连接的接电片(13),所述滑动塞(3)的内环还固定有套在内固定杆(10)外壁的导电管(16),且所述导电管(16)伸出滑动塞(3)的平面设有导电片(15),所述内固定杆(10)的内部安装有供发光二极管(14)与纽扣电池(6)电连的电路,且所述内固定杆(10)的内部还安装有纽扣电池(6)与导电管(16)接触导电的电路,当所述接电片(13)与导电片(15)接触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芳闵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江县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